2017新點子樂展 超越自我創造新旅程

「當代音樂劇場」《遶境共聲》,一個思考音樂與劇場如何從創作起點及緊密結合的原生製作。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第五屆新點子樂展以關注亞洲為題,由作曲家趙菁文擔任策展人推出三檔製作:由歐洲看亞洲的《不承受時間的花》,接著是歐亞交界《來自中亞的新語》,最後回到台灣自製《遶境共聲》。

2017新點子樂展

《不承受時間的花》 德國摩根斯坦三重奏+摩登樂集獨奏家

9/23  19:30  演奏廳

《來自中亞的新語》 輿圖跨民族樂團+臺灣獨奏家

9/24  14:30  演奏廳

《遶境共聲》 當代音樂劇場

9/29-30  19:30   10/1  14:30  實驗劇場

第五屆「新點子樂展」以關注「亞洲」為題,由作曲家趙菁文擔任策展人,推出三檔製作:由歐洲看亞洲的《不承受時間的花》,接著來到歐亞交界《來自中亞的新語》,最後回到台灣自製《遶境共聲》。

趙菁文表示,三檔演出是一趟旅程,一趟從歐洲到亞洲,從外面到台灣的旅程。「我常被人問到,新點子樂展如何『新』呢?這次讓我找不到標準答案、沒有標準操作程序(SOP),原因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沒有前例。我們要不斷嘗試,也要不斷推翻自我,這是一趟全新的旅程。」

在台北歌德學院支持下,榮獲國際報評:「彷彿美藝三重奏再現」的德國摩根斯坦三重奏(Morgenstern Trio),偕同摩登樂集(Ensemble Modern)獨奏家,將演繹東亞作曲家細川俊夫、尹伊桑經典作品,以及台灣作曲家潘皇龍、蕭慶瑜新作,《不承受時間的花》將於九月廿三日在演奏廳揭開2017新點子樂展「亞洲新記憶」序幕。首次來台的摩根斯坦三重奏近年獲德國境內最大型的慕尼黑ARD國際音樂比賽、NRW北萊茵藝術發展獎(1957創立的全藝術領域獎項,碧娜‧鮑許也曾獲此獎)等殊榮,足跡更遍及林肯中心、甘迺迪中心、卡內基廳等。

第二檔《來自中亞的新語》緊接於九月廿四日在演奏廳呈現,由來自荷蘭的「輿圖跨民族樂團」(Atlas Ensemble)與台灣中西樂獨奏家們共同演出,曲目包含輿圖獨奏家的中亞民族音樂、世界首演作曲家張玹與蔡淩蕙的新作、以及此次最令人期待的「輿圖工作坊:演奏家合創」。輿圖樂團是當今樂壇唯一集結來自歐亞傑出音樂家,以各地具歷史文化底蘊的民族樂器為編制,首演無數當代新作的樂團。此次將其年度國際性Atlas Lab首度移師台灣,在跨文化背景的指揮Artyom Kim帶領下,輿圖獨奏家與八位台灣中西樂獨奏家將化身為「作曲家」,挑戰口耳傳承與五線譜記譜創作的歐亞文化差異,超越語言隔閡創奏音樂。

樂展壓軸回到台灣自製的「當代音樂劇場」《遶境共聲》,由趙菁文發起,一個思考音樂與劇場如何從創作起點及緊密結合的原生製作。結合近卅位音樂與劇場菁英,從編制、劇本、用材、型態、聲響等元素,打造一個專屬於台灣的音樂劇場。青年導演黃鼎云,新媒體藝術家蔡奇宏將以台灣早期建設時期的工具意象,製作聲音機械裝置與自製打擊樂器;榮獲2017WSD世界劇場設計金獎的鄧振威,擔任劇場空間暨燈光設計,將以大量光纖線,以大自然元素(樹、雲)與漁農業物件(網、線)形塑舞台。聲樂指導暨指揮王佩瑤將帶領十一位青年歌者,以及旅加拿大國際級擊樂家黃皚雲和薛詠之,一同詮釋台灣的潘家琳、陳士惠、趙菁文、陳宜貞、林梅芳、林慕萱、張玉慧等七位女性作曲家為此劇原創的作品。《遶境共聲》以「聲音符號來戲劇」:「遙想一艘巡洋的船艦,承載著這島嶼上的分合聚散,交織出一幅幅關於台灣島嶼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