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劇團與流山兒祥攜手打造台語版《馬克白》

阮劇團與日本流山兒祥導演合作,推出改編莎劇《馬克白》。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今年適逢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阮劇團將與日本流山兒祥導演合作,並招募來自台灣劇場界近卅名優秀演員,製作出既有日本味道,更有台灣在地精神的全新台語版《馬克白》。

嘉義小劇場戲劇節《馬克白》

7/29-31  18:30  7/30-31  13:30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INFO  05-2261428

今年適逢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全球興起一股莎劇浪潮,阮劇團將與被譽為日本「地下劇場帝王」的流山兒祥導演合作,並招募來自台灣劇場界近卅名優秀演員,由劇場導演鴻鴻擔任編創顧問,製作出既有日本味道,更有台灣在地精神的全新台語版《馬克白》。

台灣劇場界對流山兒祥並不陌生,由他導演的《玩偶之家》、《高級生活》、《義賊☆鼠小僧》與《女人的和平》皆曾受邀前來台北演出,但七月底將要在嘉義小劇場戲劇節首演的《馬克白》,卻是流山兒導演第一次全程在台灣執導的完整作品。

流山兒祥曾在韓國及日本製作演出《馬克白》,兩次演出的設定完全不同,對於這次台灣版《馬克白》,與以往很不一樣的地方是演員絕大多數是二三十歲的年輕演員。流山兒祥表示,他對年輕演員「怎樣重新講出有四百多年歷史的莎士比亞的台詞」這件事情很有興趣,現代與伊麗莎白時代因莎士比亞的劇本而連結了。

《馬克白》故事主題雖圍繞馬克白和馬克白夫人,但這次台日混血《馬克白》是以平民與女性的角度出發,透過大眾化、跟常民接軌,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與眾不同的地方,例如劇中擔任配角的三位殺手和兩位守門人,便相當受到導演重視,女巫的呈現也更強調她們女性的身分。

流山兒祥想創作一齣能量滿滿、非常有速度感、有年輕人感受的戲,「有歌唱、有舞蹈、有武打,這就是戲劇應該有的元素。」流山兒祥表示,對演員來說,也是一次非常不同的經驗,從零開始的武打、舞蹈加上歌唱的訓練份量頗重,全台語的台詞更是一大挑戰。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6年7月號「編輯精選」〈青春活力能量滿滿 打造台語版《馬克白》 流山兒祥與阮劇團跨國合作 年輕演員揮灑群戲魅力〉;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