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合作交流 圓桌舞蹈計畫期盼成亞太舞蹈小劇場
來自四地的編舞家,本週末齊聚一堂,共同為張婷婷獨立製作「2016圓桌舞蹈計畫──零時差」創作演出,以雙人舞呈現出風格迥異的原創實驗性作品,展現跨國合作交流成果。
來自洛杉磯、布魯塞爾、廣州與台北四地的編舞家,本週末齊聚一堂,共同為張婷婷獨立製作「2016圓桌舞蹈計畫──零時差」創作演出,以雙人舞呈現出風格迥異的原創實驗性作品,同時展現跨國合作交流成果。
「張婷婷獨立製作」匯集國內外優秀舞蹈藝術家,以肢體會友分享創作。藝術總監張婷婷希望這項具前瞻性的「圓桌舞蹈計畫」以台灣為中心,逐漸發展為亞太舞蹈小劇場,成為跨地域的舞蹈藝術節,她表示,「期待台灣舞蹈工作者透過此平台獲得更多跨國演出機會,也讓外國友人看見台灣表演藝術的實力。」
今年的「圓桌舞蹈計畫」 ,邀請前比利時終極現代舞團蘿拉.艾瑞絲(Laura Aris)、西班牙編舞家阿爾瓦羅.埃斯特萬(Álvaro Esteban)、美國洛杉磯雙人組合凱斯伯特及史密斯(Casebolt and Smith)、前廣東現代舞團資深舞者回廣磊與陸雅慧,以及前荷西李蒙舞團資深舞者王如萍等人,以四個精緻小品探索身體,創造出更多肢體的可能性。
回廣磊與陸雅慧兩人先前曾觀賞一幅以圓規所繪製的圖,有感而發,獲邀後為這項計畫創作,同時也是世界首演的《兩點一線間》。回廣磊說,這齣舞作沒有故事,而是企圖以理性及計算的方式,呈現兩點之間的連結性,包含點、直線或圓。他表示,與雕塑創作相似,只要給予作品不同的定義,就會出現許多各式各樣的圖案。而對於這支雙人舞,他形容:「作品是在熱的狀態下共舞,還沒有冷卻;如果它已冷卻,兩位舞者就都失去知覺了。」
為了這項計畫,台灣編舞家王如萍比喻,在接受張婷婷的創作邀請時,她正面臨人生關卡而煩惱掙扎,「個人情緒、人與人、人與事,以及當下表演的環境如觀眾、空間、音樂、資訊、溫度等,我一直都在問自己,至今都沒有答案。」王如萍將這些關係全新創作《請問!?》,試圖找尋其中微妙之處。
比利時布魯塞爾組合Aris & Esteban的《ANY GIVEN MORNING》,探討分手男女之間的緊張情緒,埃斯特萬說,兩個不相愛的人如果仍住一起,劍拔弩張的對抗爭執在所難免,直到男女關係不再繼續。艾瑞絲說,不管是男女朋友、夫妻,每個人都可能會發生類似的情緒,他的舞作即融入這些元素。
美國洛杉磯組合凱斯伯特及史密斯兩位表演工作者,則透過雙人舞《O(h)》選粹呈現他們對舞蹈和實驗共享的執著,以手勢動作搭配彼此與觀眾互動及編排過的對白,在舞台上誠實地展現出對舞蹈編排的獨特見解與默契,並幽默地探討男女之間性別與性向的交錯關係,同時對現代舞部分過度嚴肅的傳統提出評論。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6年1月號「即將上場」〈2016 圓桌舞蹈計畫 四地編舞家齊聚 零時差舞動當下〉;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