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空30《媒體入侵》 衛武營世界首演
疫情嚴峻影響國內外藝文團體,讓原本應在瑞典斯堪那舞蹈劇場首演的舞蹈空間舞團新作《媒體入侵》,改於十月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世界首演。因此,舞團正緊鑼密鼓地展開排練,不畏各種困難,迎接各項準備與挑戰。
舞蹈空間 X 瑪芮娜.麥斯卡利《媒體入侵》
10/31-11/1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戲劇院
11/28 19:30 11/29 14:30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
INFO 02-27168888#115
疫情嚴峻影響國內外藝文團體,歷經上半年的大震盪,讓原本應在瑞典斯堪那舞蹈劇場首演的舞蹈空間舞團新作《媒體入侵》,改於十月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世界首演。因此,舞團正緊鑼密鼓地展開排練,不畏各種困難,迎接各項準備與挑戰。
《媒體入侵》編舞家瑪芮娜.麥斯卡利(Marina Mascarell)及影像設計法蘭西斯卡.伊森(Francesc Isern)十分重視對演出的承諾,因此同意於七月中抵台並配合十四天居家檢疫。為了搶時間排練,舞團想盡辦法克服空間限制,讓線上開會系統成為雲端排舞利器;為了提供更完整的視角,從一台攝影機擴展到六台手機齊上線,讓編舞家可以從各個角度看清楚每位舞者的身體線條。期間,舞者每天早晨與編舞家在各自的空間共同暖身後,再一一依主題發展動作,線上排練的超大陣仗,正好符合《媒體入侵》探討影像與現實生活關聯主題的實境裡。
擅長運用物件述說議題及勾勒畫面的麥斯卡利,這次也挑戰令人驚豔的大型道具──不規則充氣物,提供舞台靈活又吸睛的視覺轉變。具有建築與舞蹈背景的舞台設計露蜜拉.羅德格(Ludmila Rodrigues),將三個色澤各異的充氣物打造成有個性、有指向性的球體,最大的球體高達五點五公尺,最長的超過六公尺,舞者不僅要隨時掌握球的方向,與球共舞,且要在球內球外迅速進出,同時更要挑戰邊攝影邊跳舞,讓觀眾可以隨時切換並領會來自舞者視角的精采畫面。這次道具由於製作難度極高,為呈現最佳效果,舞團不惜重金遠從歐洲訂製,舞者在與氣球互動時都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小心毀壞了寶貴的道具。
《媒體入侵》另一個重點就是即時影像,舞者們與自己的影像共舞,時而放大、時而聚焦在小細節處,媒體有時自說自話的無所不在,可能被忽視也可能被關注,這就如同我們活在充斥著媒體的真實人生中,要選擇服務畫面抑或是最誠實的自己?或許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眼球常常在意聳動的畫面,漸漸遺忘最單純自然的自己。來自巴塞隆納的影像設計伊森,具有十分豐富的大型影視製作經驗,此次隨著排練即時跟進畫面,依整體舞台變化設計影像與燈光效果,全面性且靈活又多變的使用投影機,也讓台灣技術人員學到寶貴的一課。
第五次與舞蹈空間合作的麥斯卡利,這次更點出台灣舞者能力大幅度提升,堪稱是最「契合」的一次。舞空近幾年與國際級編舞家的多次合作後,舞者不僅整體溝通力提升,並且對於作品的理解與掌握更加精準,同時用心體會編舞家所思所想,且以「使命必達」的態度工作,讓麥斯卡利直呼:「舞蹈空間舞者似乎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除了讓排練的完成度儘量達到最高外,兩位藝術家已至衛武營場勘,對於衛武營戲劇院包覆式的觀眾席感到十分滿意,他們認為可以提供給觀眾製作所需的「親密感」。
正因為感謝衛武營的首次邀演,藝術家們卯足心力為製作盡心。麥斯卡利甚至為了不與家人分隔過久,還特別補辦婚禮,以便讓老公與六歲女兒均可共同來台;而伊森不放心排練狀況,也特別延後一週回國,爭取時間完成影像的各種預備。這些有情有義的相挺,不單單只是靠著來自十年前串起的緣分,每次合作令彼此滿意的成果才是一切持續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