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一屆傳藝金曲獎入圍名單揭曉 曾仲影、曾永義榮獲特別獎
第卅一屆傳藝金曲獎在評審團經歷近四個月的聆賞品評、推敲思辨後,評選出八十三組入圍者,角逐十七項獎項殊榮;同時,並選出出版類特別獎得主為知名作曲家曾仲影,戲曲類特別獎得主是中央研究院第一位「戲曲院士」曾永義。
第卅一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
10/24 19:00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文化部指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傳藝金曲獎今年邁入第卅一屆,由出版類召集人兼總召集人潘皇龍帶領的專業評審團,在經歷近四個月的聆賞品評、推敲思辨後,評選出八十三組入圍者,角逐十七項獎項殊榮;同時,並選出出版類特別獎得主為知名作曲家曾仲影,戲曲類特別獎得主是中央研究院第一位「戲曲院士」曾永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濟民表示,隨著數位時代的消費習慣轉變,傳統實體發行出版量正逐年減少,而數位發行出版則漸增,未來傳藝中心策辦傳藝金曲獎時,會將此趨勢納入考量,邀請專家學者共同修訂更符合時代潮流的獎勵辦法。
潘皇龍針對本屆出版類報名件數減少的狀況表示,此與創作週期有關,去年多一點今年就會少一點,可說是正常的狀況。戲曲表演類召集人徐亞湘表示,戲曲表演類報名一如往年踴躍,展現了傳統表演藝術界豐沛的表演能量,本屆跨界作品占了很大比例,但堅持傳統創作的作品也獲得評審委員高度肯定。
傳藝金曲獎獎項主要分為出版類及戲曲表演類兩大類。本屆出版類入圍最多獎項的專輯是《NSO首席之聲 李宜錦─調和的靈感》,分別在最佳演奏獎搶下兩席,同時還入圍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錄音獎等五個獎項。不遑多讓的還有《鋼琴上的詩人》、《林田山煙雲》、《於此 有時Dasein──何婉甄獨奏專輯》等三張專輯,也都分別獲得了四個獎項入圍;而戲曲表演類則是客家大戲《地獄變》入圍最多獎項,包括在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團體演出獎、最佳音樂設計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等五項大獎提名。另外,由秀琴歌劇團推出的《安平追想曲》及唐美雲歌仔戲團製作的《月夜情愁》也都取得了四個獎項提名。
每年最受矚目的獎項「最佳團體演出獎」依然競爭激烈,集結了本年度最受觀眾好評的劇目,包含真快樂掌中劇團《一丈青》、唐美雲歌仔戲團與高雄市國樂團聯手合作的《月夜情愁》、秀琴歌劇團《安平追想曲》、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客家大戲《地獄變》及一心戲劇團的《當迷霧漸散》。
特別獎得主,出版類特別獎得主為知名作曲家曾仲影,創作領域橫跨歌舞劇、戲曲、電影、電視與流行歌壇。曾仲影一九二二年出生於上海,童年即浸潤在電影與傳統戲曲的藝術薰陶中。一九五〇年代起,便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界、電影配樂界與歌仔戲新調創作的當紅炸子雞,創作出大街小巷傳唱的〈藍色的夢〉、〈一顆流星〉、〈西螺七劍〉等名曲,譜寫的兩百餘首歌仔戲新調風靡全台、膾炙人口,廣受各地歌仔戲劇團歡迎,至今仍傳唱不絕。
戲曲類特別獎得主為中央研究院第一位「戲曲院士」曾永義,出生於一九四一年,為文學界重要的學術泰斗,在戲曲、俗文學、韻文學、民俗藝術等領域皆著作等身,投身高等教育五十年,桃李滿天下。數十年來,心繫台灣傳統藝術發展,曾為崑劇、京劇、歌仔戲、客家戲等劇種撰寫劇本。秉持「以民族藝術作為文化輸出」的理念,極積推動兩岸戲曲的學術研究與匯演交流,喚起兩岸社會與青年學子關注傳統藝術的熱潮。
第卅一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將於十月廿四日晚間七點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盛大舉行,典禮將以「野.無際」為主題,體現出藝術工作者秉持著豐沛無際的能量,對藝術展開無羈的探索,解壓縮大家對傳統藝術的想像。屆時也將結合線上與線下,於臉書、Youtube及中視新聞台同步直播。
相關文章
《PAR表演藝術》98期╱2001年2月號
幕後英雄 | 幕後英雄
第31屆傳藝金曲獎入圍名單
特別獎
出版類特別獎:曾仲影
戲曲表演類特別獎:曾永義
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
一個簫郎──陳中申與桃市國/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
北管風/台灣愛樂民族管絃樂團
廖瓊枝的聲音美學/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
遞嬗──羅惠真 漢詩吟唱&藝術歌曲專輯/琴房事物所
NSO首席之聲 李宜錦──調和的靈感/金革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李斯特超技練習曲/財團法人奇美博物館基金會
時代之聲──呂紹嘉與國家交響樂團/繆斯藝術文化有限公司
鋼琴上的詩人/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跨界音樂專輯獎
千年琵琶 絲路行旅/台中市音樂發展協會
水繡/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紅塵觀音.夜琴郎──禪風曲品書冊/尚和歌仔戲劇團
旅人──羅正楎揚琴創作專輯/好有感覺音樂事業有限公司
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
地獄工畫師(鍾馗電影劇場版)/尚和歌仔戲劇團
兵臨城下/春美歌劇團
客家大戲──可待/榮興工作坊
客家大戲──地獄變/榮興工作坊
蘇東坡之飛鴻踏雪泥/許亞芬歌子戲劇坊
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
我願降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國度豐收協會附屬希伯崙異象工場
邀.與祂共舞/好有感覺音樂事業有限公司
最佳作曲獎
王乙聿/臺灣最美風景/北管風
林佳瑩/凝視/於此 有時Dasein──何婉甄獨奏專輯
邱浩源/〈明晨之簾〉為擊樂三重奏/懷月之心
楊聰賢/山水寮札記/於此 有時Dasein──何婉甄獨奏專輯
賴德和/《春水》鋼琴三重奏/雋永 福爾摩沙
魏樂富/暗夜的螃蟹/鋼琴上的詩人
最佳作詞獎
金承志/落霞集/落霞集
黃瑩/花漾南瀛/花漾寶島
葉日松/往事回航 夢裡停靠/林田山煙雲
葉日松/林田山煙雲/林田山煙雲
劉建幗、江佩玲/兵臨城下/兵臨城下
最佳編曲獎
NanaFormosa擊樂二重奏/小信號樂曲/懷月之心
李哲藝/借我一雙手/潮想起
周久渝/阿美族古謠〈水璉情歌〉/唱歌吧!
林道生/林田山煙雲/林田山煙雲
林道生/花蓮港序曲/林田山煙雲
張宜蓁/梅花操/千年琵琶 絲路行旅
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李宜錦、蘇孟風、尤子澤/NSO首席之聲 李宜錦──調和的靈感
林芳宜/於此 有時Dasein──何婉甄獨奏專輯
黃可儂/遞嬗──羅惠真 漢詩吟唱&藝術歌曲專輯
鄭榮興/客家大戲──地獄變
魏樂富/鋼琴上的詩人
顧寶文/北管風
最佳演奏獎
何婉甄/於此 有時Dasein──何婉甄獨奏專輯
李宜錦/NSO首席之聲 李宜錦──調和的靈感
陳毓襄/李斯特超技練習曲
魏樂富、葉綠娜/鋼琴上的詩人
蘇孟風/NSO首席之聲 李宜錦──調和的靈感
最佳演唱獎
林健吉/唱歌吧!
林錦如/理查.史特勞斯:最後四首歌
廖瓊枝/廖瓊枝的聲音美學
羅惠真/遞嬗──羅惠真 漢詩吟唱&藝術歌曲專輯
最佳錄音獎
Tom Lazarus/李斯特超技練習曲
尤子澤/NSO首席之聲 李宜錦──調和的靈感
尤子澤/花漾寶島
黃宏仁/巴赫逸事
饒瑞舜/懷月之心
最佳團體演出獎
一丈青/真快樂掌中劇團
月夜情愁/唐美雲歌仔戲團、高雄市國樂團
安平追想曲/秀琴歌劇團
客家大戲──地獄變/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當迷霧漸散/一心戲劇團
最佳劇本獎
王友輝/安平追想曲/秀琴歌劇團
邱坤良/月夜情愁/唐美雲歌仔戲團
姜富琴、柯世宏/一丈青/真快樂掌中劇團
施如芳/當迷霧漸散/一心戲劇團
最佳音樂設計獎
周以謙/安平追想曲/秀琴歌劇團
林永志/如夢初醒.孟麗君/臺北木偶劇團
馬蘭、陳孟亮、柯智豪/當迷霧漸散/一心戲劇團
陳歆翰、姬君達、姬易霆/月夜情愁/唐美雲歌仔戲團
鄭榮興/客家大戲──地獄變/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
王婕菱/化作北風/臺北海鷗劇場
林芸丞/化作北風/臺北海鷗劇場
孫凱琳/兵臨城下/春美歌劇團
張珈羚/扈家莊
廖欣慈/春草/宜蘭縣蘭陽戲劇團戲曲發展基金
蘇國慶/客家大戲──地獄變/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最佳演員獎
朱安麗(朱勝麗)/女子安麗/臺北海鷗劇場
朱安麗(朱勝麗)/費特兒
唐美雲/月夜情愁/唐美雲歌仔戲團
張秀琴/安平追想曲/秀琴歌劇團
張孟逸/三進士/薪傳歌仔戲劇團
黃玉琳(黃宇琳)/千年/一心戲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