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椅子劇團冀望創造屬於台灣的文本經典

《全》劇敘述台灣中南部家道中落的「田僑仔」,透過故事中這個家族不願面對與解決的現實,重新探討工作和勞動在當代台灣生活裡的真實衝擊。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西方經典劇作再怎麼台灣化,對觀眾來說,仍然有相當的距離感。編劇簡莉穎提出質問:「屬於台灣當代的文本在哪兒?」這個想法,與四把椅子劇團藝術總監許哲彬的創作理念一拍即合。

四把椅子劇團 全國最多賓士車的小鎮住著三姐妹(和她們的Brother

5/7~10  19:30   5/9~10  14:30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西方經典劇作再怎麼台灣化,對觀眾來說,仍然有相當的距離感。編劇簡莉穎提出質問:「屬於台灣當代的文本在哪兒?」這個想法,與四把椅子劇團藝術總監許哲彬的創作理念一拍即合,於是,兩人共同合作挑選契訶夫著作《三姐妹》,改寫為《全國最多賓士車的小鎮住著三姐妹(和她們的Brother)》,期許可以為國內劇團的經典劇作搬演,建立新的改編模式。

此劇是四把椅子劇團「重寫經典計畫」第一號作品,許哲彬和簡莉穎兩人認為,改編文本不僅是時空與人名的置換,而是以「回應原作」作為重寫的核心精神。

《全國最多賓士車的小鎮住著三姐妹(和她們的Brother)》將原著中俄羅斯鄉下的沒落軍官家庭,改寫成台灣中南部家道中落的「田僑仔」,透過故事中這個家族不願面對與解決的現實,重新探討工作和勞動在當代台灣生活裡的真實衝擊,並且延伸觸及尼特族、少子化、炒房、中國市場等現實生活中影響我們的議題面向。

簡莉穎說:「書寫劇本不是寫下『文字』而已,重寫是為了回應與追尋自己。語言、人物、關係、社會,有形與無形。」這齣戲力圖成為與在地觀眾真正相關的演出,讓經典成為一面折射自我的鏡子。在重寫的同時,也希望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文本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