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舞蹈空間當一日舞者 《勥》效益再延伸
舞蹈空間舞團卅周年《勥》本週接近尾聲,但活動絲毫沒有漸弱趨勢,來自蘭陽女中及桃園高中舞蹈班的百位師生,週五一大早就已抵達舞蹈空間,期待揭開「舞者的一天」活動。
舞蹈空間卅周年前哨戰「勥」
b套節目「物件劇場」
5/25 20:00 5/26 15:00
c套節目「意識劇場」
5/25 15:00
台北 舞蹈空間舞團
INFO 02-27168888 #115-117
舞蹈空間舞團卅周年《勥》本週接近尾聲,但活動絲毫沒有漸弱趨勢,來自蘭陽女中及桃園高中舞蹈班的百位師生,週五一大早就已抵達舞蹈空間,期待揭開「舞者的一天」活動。
這些未來的舞蹈生力軍,首先要正經八百的參與舞團甄選「模擬考」,以實際體驗瞭解舞蹈空間的肢體風格。大伙兒不論「出身」,先各自戴上號碼牌,經過團體及小組一一測試,從舞團三套舞碼選段中,挑選出表現最突出的七位舞者們晉級。這個「模擬考」,一方面讓同學們在良性競爭中,磨練將音樂、舞蹈與表演性融合,另一方面也提供近身觀摩專業舞者的機會,鼓勵學生在短時間內吸收舞蹈的重點,也重視個人在團體中的獨特表現,讓學生能夠快速「登大人」。經過熱烈的「比試」之後,學生們接著在皇冠大樓大廳體驗「日常編舞.與我共舞」的現場即興活動,跳脫模擬考設定的舞蹈語彙,學生們這回可以自由開放「做自己」。
「舞者的一天」活動最高潮就是欣賞《勥》c套節目「意識劇場」的演出,三位編舞者均到現場親自說明創作背景、動機與歷程,同學們因此更能深入瞭解及欣賞作品全貌。首先觀賞的作品是黃于芬編作的《偽實象限》。黃于芬是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有史以來第一位專業舞者博士生,因此,她的舞蹈獲得許多高科技的「加持」。以動作設計見長的黃于芬,在二Ο一七年「新人新視野」小試身手,雖自謙是最老的新人,但可看出多年來在舞蹈空間紮根的深厚功力。
這次在《偽實象限》中,繁複動作設計「榨」出舞者的淋漓盡致,舞者們如同薛西弗斯扛著巨大柱子,象徵媒體資訊的載體,演繹出當今社會媒體的操弄亂象,事實往往被籠罩在不同立場對立的雜音中,每個人都有各自堅持的想法與立場。這是一支既滿足視覺動態又值得深思的作品,從一開始對等強烈的影像科技及現場DJ操作的音樂,將舞蹈的視覺感一口氣調到最高點。五位舞者及兩位科技工程師及音樂創作共同演出的大編制,在文化部科技案的贊助下,讓小劇場也可以看到二百萬等級的超級大製作。
接續呈現的是邱昱瑄所創的獨舞《Wendy》。邱昱瑄去年因為十字韌帶斷裂開刀靜養一整年,這一年中,她閱讀、學法文、生活,也到印度參加世界知名陽光劇團導演莫努虛金「印度的房間」工作坊。戲劇大師的震撼教育,讓她重新思索整理面對創作的態度,莫努虛金提到:「從你有的東西裡去尋找你沒有的。」邱昱瑄於是從受傷的身體出發,尋找身體所沒有的東西。
她選擇以大學同窗到同事、認識十年的舞者陳韋云為獨舞者,由陳韋云替代受傷的自己,從原有的肢體中挑戰、摸索各種可能。邱昱瑄自己不會做菜,但發現身邊很會料理的人其實都對食材聊若指掌,所以,《Wendy》就以陳韋云為「食材」,透過對邱昱瑄的探索,找到料理的想法。乾淨簡潔的舞台與燈光,讓大家靜心地隨著陳韋云旅行。
節目最後,意想不到的跳入另一種「綜藝咖」型式。鄭伊雯以表面詼諧、實則殘酷的方式,挑戰善意謊言與違心之論。有話為什麼不直說?是客套,還是預期對方會受傷害?為何會因為預期他人的想法,而改變自己的想法?這是民族性還是個人特質使然?這樣是好還是不好?鄭伊雯在《跟你說真的》中,選擇用「快問快答」的方式,直接切入命題。從基本問題出發到犀利的提問與慧黠的回答,設定不能說實話的規則,透過「假」來面對心中不敢講的,反而突破盲目傳達真實。兩位舞者新杰與彥傑,以最萌的身高差帶來視覺張力,他們的雙人舞,展現出舞團男子生力軍的活力與溫暖,結尾轉變的厭世對話,在舞者泰棋「情歌王子」般的自彈自唱歌聲中淡出,讓觀眾在幽默中感受人性中複雜幽微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