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曜《我的洋娃娃》 女性展現自主

《我的洋娃娃》演繹角色間彼此試探、算計與誘惑,各施本領展演出一幕幕性別政治的戲碼。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劇導劉守曜改編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滿滿二十七車的棉花》的作品《我的洋娃娃》,採用荒謬劇概念來演繹,保留原著中的喜劇基調及情節發展,翻轉女主角性格,更具自主權。

2015新點子劇展《我的洋娃娃》

5/15~16  19:30   5/16~17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INFO  02-33939888

劇導劉守曜改編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滿滿二十七車的棉花》的作品《我的洋娃娃》,採用「荒謬劇」概念來演繹,保留原著中的喜劇基調及情節發展,改編後的情境從台灣一九八○年代極為興盛的「填充玩具」家庭代工出發,除了翻轉女主角性格,更具自主權,兩名男性角色的心理也增添層次。

對劉守曜而言,田納西.威廉斯的劇作一直相當迷人:「女性角色的不知所措,在困境裡掙扎時所呈現的複雜情感糾結,困獸之鬥的背後,是慾望、歷史、意識形態的必然結果,更能展現強大的人性與戲劇張力」。

六十多年前的原著《滿滿二十七車的棉花》,當時資本主義社會人性狀況的觀察與解讀,對這次的改編而言,尚有一絲調整空間。女性接受教育並在社會中擁有更多自主權的現況,能為劇中女主角的詮釋帶來更豐富的層次,也讓改編劇本擁有更符合當代人類情感、更具普世性的人性現象。

劉守曜與設計群聯手打造獨具一格的演出場域,女主角Baby Doll胸大無腦的外在「玩物」形象具體強烈,「填充」意象和「玩物」的舞台布景道具,也在在呼應女主角被視為玩物的角色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