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文廣場新建空氣建築「光影幻境」落成
英國「空氣建築團隊」自四月二日起將於兩廳院藝文廣場搭建巨大彩色建築「光影幻境」,充滿曲線的無障礙空間,或躺、或坐、或漫遊,參與式的體驗邀請各年齡層觀眾進入探索,找尋屬於自己觀展最舒服的方式。
2019TIFA 空氣建築「光影幻境」
4/2~21
平日 12:00-17:00
假日 09:00-18:00
台北 兩廳院藝文廣場
INFO 02-33939888
2019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定調「屬於每個人的藝術嘉年華」,因此,今年除了舞台上的精采演出、舞台外的活動亦多元繽紛。英國的「空氣建築團隊」(Architects of Air,以下簡稱AoA)做為周邊節目壓軸,自四月二日起將於兩廳院藝文廣場搭建巨大彩色建築「光影幻境」(KATENA),長四十二點五公尺、寬卅六點四公尺,占地約八百五十平方公尺。設計靈感取材自大自然、幾何圖形及各式建築風格;空間內無加裝燈具,以純粹的自然光帶出光影與色彩交匯的美。充滿曲線的無障礙空間,或躺、或坐、或漫遊,參與式的體驗邀請各年齡層觀眾進入探索,找尋屬於自己觀展最舒服的方式。
AoA自一九九二年起,提供多種大型光影建築模型。參與者可以進入結構中,感受在不同強度的光線照射下時而絢爛、時而迷幻的光線變化。目前為止,AoA的裝置已受邀至超過四十個國家,提供超過三百多萬人沉浸體驗。
「光影幻境」是AoA團隊裝置作品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件。融合不同文化風格的建築特色。自二○一六年開始展出,曾巡迴西班牙、法國、荷蘭、加拿大等國。由線條、光影與色彩所組合而成的裝置,空間內超過百條的曲線呼應著「光影幻境」的英文原名KATENA,其字源來自建築學中的「弧形垂曲線」(catenary curve)──懸於兩點之間的曲線。曲線在建築體的應用由來已久,如何在結構語彙上,達到力學跟美學的極致平衡,對建築師而言永遠是巨大的挑戰。這也是為什麼建築師安東尼.高第曾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
循著高第的腳步向大自然取材,「光影幻境」的靈感來自於自然界的蜘蛛網,向自然取材的精神也反映在不使用人工燈具的堅持,透光且染色的PVC材質在空間內形成大量搶眼的色彩,不同顏色的空間投射出各自的個性;如大海般深沉的藍,又或是如火一般強烈的紅。但依著不同的天氣、不同時間的光線,原有材質的顏色又將有細緻的光影變化。每一次的感受都是現場的、獨一無二的,這樣的體驗其實與劇場的體驗有著驚人的相似度,也是TIFA邀請團隊來台的主要原因。而整個外型由PVC組成,三原色──紅、藍、綠及銀色的外觀組成,當光線照進建築裡,經由銀色內層的反射,會交疊出不同的色彩,如紅色與藍色交疊而成紫色,而不同的色塊也會因著不同的天氣有著不同的亮度,整體由一萬片PVC所組成,使用他們的特殊膠水並手工成型,過去電腦不發達的時代,還必須要先製作小模型,再依比例放大,是一個極度「費工」的作品。
在巡迴旅程中,團隊藝術總監、創辦人及設計者亞倫.帕金森(Alan Parkinson)發現文化民情的差異也展現在各國參與者與展品互動的方式上。在北美,有不少觀眾會以較理性、工程學的角度欣賞AoA裝置;而在荷蘭,觀眾們大多很放鬆慵懶,喜歡躺在空間裡;日本的參觀者則呈現相當平靜、自在的狀態,在參觀的同時也彼此留意保有私人的空間範圍。整體來說,亞倫.帕金森觀察到一個不變的共通性:「人們很享受在裝置內有點迷失方向、與外在世界隔離的感覺。」帕金森也表示,這次來到台灣,團隊也相當好奇台灣的民眾會以怎樣的方式享受作品,將在「光影幻境」裡看見怎樣的風景。
「我希望人們不只是『占據』或『捕捉』空間,而是多花點時間『在』(Being)空間裡。」亞倫.帕金森說。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9年3月號藝活誌專題「奇想世界」〈讓空氣與光 帶你踏入奇幻天堂 訪「空氣建築團隊」創辦人亞蘭.帕金森〉;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