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三小」 新世代導演共同編織現代社會寓言
接連舉辦兩屆「春天戲水」後,台南人劇團覺得可以提供更年輕有潛力的導演、演員及設計者一個新的演出平台,於是,誕生了「鬧三小」劇展,一齊吶喊年輕人的迷惘、迷信。
台南人劇團「鬧三小」
4/21-24 19:30 4/22-24 14:30
台北 牯嶺街小劇場
INFO 02-28924861
接連舉辦兩屆「春天戲水」後,台南人劇團覺得可以提供更年輕有潛力的導演、演員及設計者一個新的演出平台,於是,誕生了「鬧三小」劇展,並邀集張博翔、宋子揚、蔡志擎三位編導,一齊吶喊年輕人的迷惘、迷信、迷路和迷戀。
「鬧三小」是台南人劇團今年首次籌畫的小劇展,製作人林佳蒨表示,目的在於提供該團戲劇製作的經驗和資源,協助更年輕的劇場編導創作,藉以積極落實「編導新血培育計畫」。她說,同時也提供表演舞台,讓年輕演員和設計者有更多磨練與成長機會,為台灣劇場發掘並留住更多表演和創作人才。
張博翔的《喇叭花殺手》,描述身處在社會邊緣的人,藉由戲劇演出的方式來傳達他的理念,費盡心力找齊演員陣容;然而,卻在排練過程中,劇組演員對於劇本產生強烈質疑,甚至激烈爭辯彼此相異的價值觀。張博翔表示,現代社會冷漠,他希望透過這部戲,讓觀眾理解人與人之間需要更多關懷。
宋子揚的《擋一根菸》則以選擇與命運為主軸,平凡的兩名陌生男子,因為一場意外,引發出一連串思想及生命震盪的骨牌效應。他打破「第四面牆」,除了延伸虛構作品和閱聽者之間的界限,更在戲中引出生活內潛藏的癥結,並以動態影像輔佐,在層層安排下引領觀眾一同思考。
蔡志擎的《怎麼吃牛才好吃》創作靈感源自於英國劇作家品特(Harold Pinter)《情人》The Lover。他指出,原本品特筆下的中高產階級夫妻在豪宅中玩著角色扮演遊戲來滿足生活的情趣與快感,而在本劇中,被關在地下室的三人,偷了隔壁人家的一頭牛,並透過扮演「他」和「她」,試圖在觀看與被觀看中交叉思辨,似真似假的戲劇,釐清我們生活中每個角色扮演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