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子 Yoko》 以貓角度看獨居世代

王琄獨來獨往生活慣了,為了這齣戲,她開始與《洋子 Yoko》的人偶相處了兩個月,培養演戲情緒。 (張震洲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新作《洋子 Yoko》,是繼二○○九年狂野赤裸的《最美的時刻》後,台灣第一齣為愛貓人量身打造的舞台劇,邀請資深演員王琄以人偶同台的獨角戲形式演出。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洋子 Yoko

10/9~24(五、六)  19:30  10/10~25(六、日)  14:30

台北  水源劇場

INFO  02-33939888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籌備近兩年的新作《洋子 Yoko》,是繼二○○九年極端暴力、狂野赤裸的《最美的時刻》後,台灣第一齣為愛貓人量身打造的舞台劇,邀請實力派演員王琄以人偶同台的獨角戲形式演出。

偶戲導演鄭嘉音挑上日本繪本畫家佐野洋子的作品《無用的日子》改編,從她筆下的貓的角度出發,敘述這位因罹患乳癌而被醫師宣判只剩兩年可活的六十六歲老婆婆,如何顛覆一般人的想法,以消極而不消沉的自嘲態度,非典型面對生活與生命的直視和淡然。

當佐野洋子得知癌細胞轉移,她立刻決定放棄治療,走出醫院大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拚命抽菸,把剩下的存款拿去買「積架」車。《洋子 Yoko》試圖以幽默散文的筆觸,淡描洋子人生最終回,就像是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充分運用文字與文字之間,不被言說的「行間」的藝術。

面對死亡的態度異於常人,佐野洋子也是一位養貓的怪咖,只給貓吃貓飼料和水,以及熬完高湯的魚乾、剩下的魚頭和魚骨;但是,她卻對陪伴自己走過日常歲月的貓滿懷感激,「貓沒有一天離開這個家,只要我回到家,牠就會靜靜地走出來。」洋子強調:「在動物中,對人類而言,有像貓那樣剛剛好的動物嗎?貓真的太棒了!」

洋子追求貓一樣的生活方式,正好反映了日本高齡化社會獨居世代的來臨,為什麼愈來愈多的人不願意走進婚姻、組織家庭,選擇獨居,寧願與寵物相伴?一個人如何自由擺脫他人的牽絆?透過洋子生命最終章,面對老年、獨居、死亡、親情的種種想法,彷彿也看見了台灣高齡化獨居時代的一面鏡子。

鄭嘉音認為,讀完了佐野洋子的作品,她變得更勇敢,能夠接受年齡增長後所有一切的改變,「尤其是健忘,經常手上拿著東西,下一秒卻不知為什麼要拿那個東西,一直發呆。」她說,洋子擅長撰述生活細微瑣事,故事引人入勝。

「人沒有Dead Line,不會盡情活著,未來永遠遙遙無期。」王琄說,人須活得更像自己一點,不在乎其他人的眼光,像洋子接收到生命大限已到的訊息後,每天看韓劇、做個呆子也沒關係,整天無所事事擺爛,沒有罪惡感地活著太重要了。她認為不應該追求一百分的生活,Who Cares!

《洋子 Yoko》透過貓觀察人的世界,傳達貓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