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專題/兒童市場面面觀

赤子心上撒種 表演藝術來日方長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儘管特為兒童而發展的演出,向來處於表演藝術光譜的邊陲,然而,誰也不能否認,兒童觀衆所代表的意義,在表演藝術整體的生態中,不容小覷:他們是兒童劇團的「今天」,更是所有以觀衆為命脈的表演藝術團體的「明天」。

尤其値此台灣經濟發展受挫,官方和民間衆多舉措一致示現「若為經濟故,什麼皆可拋」的價値觀之時,表演團體正好勘破國家扶植發展的迷思,重新回歸觀衆思考的原點。無論從藝術或市場層面來看,今天有多少兒童成為劇場的座上賓,絶對是明天這個國家表演藝術需求量的重要指標。

我們從業者的角度出發,審視台灣的表演藝術界一直以來如何接待、經營兒童的觀衆,在缺乏正規體制内的藝術教育協力的大環境下,他們如何在創作、演出之外,兼職兒童藝術教育;如此雙管齊下,試看吾人是否能樂觀來日的收成?

《PAR表演藝術》 第114期 / 2002年06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14期 / 2002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