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詩,它會回來
聽歌,是現代人正常的舉動。但是讀詩,現在卻成為一個普通上班族不太正常的表現之一。真的很奇怪,就是很難想像那個畫面,如果把在捷運裡每個掛著耳機的人,都置換成他們捧著詩集的樣子(也許真的會很奇怪吧)。但是詩與歌,本來應該是焦孟不離的,不是嗎?
前陣子我跟幾位同業說想出版一本翻譯詩集,霎時氣氛凝結,大家都不可置信地瞪著我,一陣尷尬、沉默,「其實它也是歌詞啦,也有同名的唱片發行和演唱會…」我囁嚅著說。空氣似乎舒緩了點,我壯膽地說「那本詩集還有作者親自配圖,手繪的塗鴉」「字不多,那你就當一本繪本出好了,可能比較有市場」跑業務的朋友冷冷地啜了一口茶。「作者是誰啊?」「不要跟我說是一個老爺爺喔!」「他…他算是前輩吧,也是老伯啦…」「誰?」我的話無情地被打斷,只好輕聲地招供「Leonard Cohen,一位詩人、歌手、也是一個小說家」「啊?!」「那你怎麼不早說,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是啊!我就是他的FAN,他的歌…」「那你一定要找張照堂、還有馬世芳、對了還有出過他小說的那個主編…」是的,他就是Leonard Cohen,一首在眾人詠嘆下,緩緩低吟的傳奇。
為了要跟大家分享這個傳奇,我們不得不請你回
《PAR表演藝術》 第194期 / 2009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