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評論 Review | 戲劇

被Logos牢牢捕獲的敘事劇場與身體的逃脫

《沉沒的紅》最讓人疏離無感的地方,在於人的主體已在這齣戲裡不見了,被淹沒在浩瀚的字海裡面。 (Pan Sok 攝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比利時導演蓋西耶想借助現代科技,找尋劇場敘事的可能性,反而更遠離劇場的核心——套用葛羅托斯基的話:「劇場的核心就是相遇。一個進行自我揭露的人可以說是一個建立與自我聯繫的人。」劇場的作品本就可以表現現代人類的荒蕪、孤寂,但不是讓自我個體也沉淪在此氛圍內無法自拔,甚至助長此一趨勢,讓舞台成為一處呢喃自語獨白的心靈垃圾場。

基.蓋西耶&東尼浩斯劇院《沉沒的紅》

9/26~28  台北 國家戲劇院

 

永子與高麗《再生》

10/4~6  臺北藝術大學展演中心舞蹈廳

《PAR表演藝術》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251期 / 2013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