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評論 Review | 戲劇

看見風格,看不見風格家

《看不見的城市》中,出現一隻影射忽必烈的「忽必兔」。 (林敬原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看不見的城市》從文字的平面敘述轉化為在舞台上的場面敘述,卻讓我們在敘事中看到文脈鬆垮的詩意,使得一個虛構化了的歷史情境,顯得過於形而上化。通過八位編導差異極大的文脈建構,又讓戲劇漸漸走進了與文本愈來愈脫離的另一個虛構世界。

《看不見的城市》

5/4~6     台北國家戲劇院

《PAR表演藝術》 第174期 / 2007年06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74期 / 2007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