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焦點

璀燦豔絕歌舞伎

歌舞伎中的音樂會因爲類別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位置:長唄(nagauta)在舞台的正後方、義太夫節(gidayubu-shi)、常盤津節(to-kiwazubushi)以及淸元節(kiyom (林凡妤 翻拍 本刊資料室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源起於江戶時期的歌舞伎(Kabuki),一直是日本庶民文化的具體呈現,不論是其富時代性意味的劇情推展、舞合技術追求的感官刺激,都可從中窺見日本民間的創造力。九月,市村萬次郎將帶來“Kabuki For Evenyone”,透過科技的輔助,舞台上以巨大螢幕介紹後台技術,讓觀衆能更淸楚了解歌舞伎藝術之美。

市村萬次郞“Kabuki for Everyone”

9月12日〜14日

國家戲劇院

《PAR表演藝術》 第57期 / 1997年09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57期 / 1997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