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Feature | 專題報導 Feature/綜藝表演

從心理寫實到馬戲遊藝 俄國劇場實驗的一段激盪年代

梅耶荷德晚期改編政治宣傳的劇作《怒吼中國!》 (李立亨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近日國人有越來越多機會觀賞到技藝精湛的馬戲、雜耍、歌舞演出,它們往往介於「表演藝術」和「通俗娛樂」的模糊地帶。但是由於其形式的自由多變、充滿活力的表現精神,歷來經常成爲劇場改革的源頭活水。本世紀初俄國劇場、美術、電影風起雲湧的實驗運動,便和綜藝表演的觀念與風格密不可分(但與美國歌舞劇的運用方式截然不同)。後來雖經史達林專政的打壓,以致中途夭折,但其影響已深入六〇年代以降的各種前衛藝術發展。回顧這段時期的歷史,或許讓我們在欣賞這類演出活動時,能從一些不同的角度,得到一些不同的啓示。

《PAR表演藝術》 第5期 / 1993年03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5期 / 1993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