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常客推薦—黃瀚儀、黃培銘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黃瀚儀

本月我要看  「東方珍珠.Midori

任職誠品音樂,對於舞蹈音樂戲劇電影嚴重上癮。算不清平均多久進一次兩廳院(因為有大小月),但大抵每年都順利達成續卡標準,而且等級越來越高。

 

五窮六絕這個詞,是我們比喻零售業的買氣在一年中的這兩個月,大概就是盪到最低點;而同樣的話,似乎也可以來形容台灣的表演藝術活動生態(說實在,也總該要讓荷包休息一下吧?不然怎麼應付秋冬之後的重頭戲呢)。

不過Midori再次來台的訊息晃過眼前,動搖我六月要休息的決心。大家都說她是神童,但她不受盛名拖累,沉寂了好一段日子。後來在雜誌上看到她,印象深刻的不是音樂會的訊息,而是她經年致力推廣兒童音樂教育的作為,讓她獲選為2007聯合國的和平使者。乍看有點像是慈濟人的模樣,站在柬埔寨的教室示範。我期待的是,從小時候抱著琴和祖賓梅塔合照的Midori,到現在期許能以音樂安慰心靈的Midori,在舞台上散發璀璨珍珠光芒般的琴聲。

黃培銘

本月我要看   魏海敏古典劇場─大師經典。極致綻放

 

25歲,主修財務金融,現為替代役男,平均一星期看一次表演。看歌仔戲長大的屏東鄉下小孩,莫名奇妙跌入長輩口中所稱「外省戲」的浩瀚領域中;原本陌生排斥的京劇,如今竟也成為茶餘飯後的娛樂之一。

 

梅蘭芳、程硯秋這些名字你可能耳熟能詳,不過對於京劇可能相當陌生,現在有難得的機會可以一窺京劇的絕代風華。不論是從服裝、聲腔唱調,或是唱、唸、作、打等面向著眼,京劇都展現出高度的藝術丰采;尤其此次擔綱演出的魏海敏女士,憑藉其京劇的專業涵養,對於角色的詮釋恰到得體,堪稱台灣旦角界第一把交椅。

一直以來,京劇被視為是「外省人」的娛樂,能代表台灣的戲曲是歌仔戲,畢竟「京」劇來自於「北京」,最初的觀眾群也的確是以外省族群為主;然而今天的京劇已不再是特定族群的休閒娛樂。渡海而來的京劇在台灣展現新的生命力,如此,它還是外省人的專利嗎?台北故宮的館藏不也是隨著政府從中國大陸播遷來台,這些文化資產不也是台灣所有嗎?京劇不是老人家的活動,端看你以何種心境看待它。其實,看京劇也可以很時尚!

我是台灣人,今年廿五歲,喜歡京劇!

 

《PAR表演藝術》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86期 / 2008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