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 總編輯的話Editorial
人生的風吹落花,也吹白了頭
年初的一場大火,燒毀雲門在八里十五年歷史的排練場,浴火後編舞家林懷民帶著雲門再度出發,新作《花語》在暫時落腳的排練場「台灣人權景美園區」排練,巴赫無伴奏大提琴快板樂章中,數萬片花瓣灑落飄飛,舞者旋轉、跳躍、延展,展現春日與花共舞的燦爛朝氣。昔日的政治犯受難地,今日卻見落英繽紛,林懷民演繹「開到荼蘼」的青春,但現「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繁華落盡景象。林懷民受訪時說,人生的風景不見得都是美麗的,《花語》不只有漂亮的花瓣,還有擾人的風扇聲,這風是人生的風,不知不覺吹白了頭。
這不禁讓人想起,舞台這門瞬間即逝的藝術,不也正如鏡花水月,台前的光鮮亮麗,正映照著幕後現實人生的無常,與對生存極微小、卑微、卻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當年軍政府執政的年代下,龍應台說:「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開店舖的人天亮時打開大門,不會想到是否有政府軍或叛軍或走投無路的飢餓難民來搶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護在胸前,時時刻刻戒備。睡在屋裡的人可以酣睡,不必擔心自己一醒來發現屋子已經被強制拆除,家具像破爛一樣丟在街上。」而如今民主當頭的年代裡,每一位從事表演工作的人是否可以如此奢求,幸福就是,舞台上的表
《PAR表演藝術》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