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二) Feature | 從世界的蜷川 看蜷川的世界/翻轉莎劇

不斷破壞與重建 在地化也普世化 蜷川幸雄的莎劇

蜷川莎劇充滿「日本元素」的舞台、服裝、音樂與表演方法,甚至「祭典性」的運用,都是讓莎士比亞進入當代日本社會的文化裝置。圖為2006年的《泰 (Chigusa Takashima 攝 堀製作株式會社 提供)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蜷川幸雄迄今執導過十六個莎翁劇本,其中如《馬克白》、《哈姆雷特》等更重製了多個版本,每次都是破壞與重建,可見莎劇對他的重要意義。蜷川的莎劇,讓日本文化元素與莎劇情節融合,目的在於讓原本屬於「西方正典」的莎士比亞更接近當代的日本的觀眾。對於亞洲而言,莎士比亞是在「近代化」的框架當中被引進的「西方正典」,文化上的劣勢讓莎士比亞在亞洲從來不是「中性的」,對蜷川而言,導演莎士比亞是挑戰世界,同時也是挑戰異文化。

《PAR表演藝術》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266期 / 2015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