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掃描

PAR / 第248期 / 2013年08月號

本月我要看 《安德魯與多莉妮》

導演發想的起源,是法國哲學家Andre寫給妻子Dorine的最後一封情書,兩人共同生活了五十八年,老妻患上退化性疾病,即將忘記這一生讓他們成為自己、並為彼此而活的愛情,於是,丈夫主動選擇了共赴死亡,以抗拒身不由己的遺忘。《安德魯與多莉妮》讓演員戴上面具,封住最擅長說「我愛你」的語言和臉部表情,以自創的劇場手法(精準的肢體,完整的角色設定,富象徵的視覺聽覺符號),啟動觀者的想像力,超越老生常談、真人真事的「耽溺」。此劇的關懷,本身就很吸引人,但,人生臨界點上的故事,感觸既多又深,如何可以保有幽默的基調,與虎視眈眈的老病死過招?又,這麼一個「不發一語」的戲,竟能贏得歐洲藝術節的最佳節目獎及最佳編劇獎,更讓我有非看不可的衝動了。  

PAR / 第248期 / 2013年08月號

對位室內樂團 東西神話人物齊聚 《十個太陽》關懷地球暖化

希臘神話裡的太陽神阿波羅、探險家馬可波羅、中國傳說后羿、歌劇《魔笛》中的夜后,這些無論從歷史或地理上都不可能有任何關連的人物,竟然在一場以音樂為主角的演出中,上演著一段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故事。 深耕高雄的「對位室內樂團」擅長將古典音樂與跨領域結合,近幾年更以多齣製作帶入更多欣賞音樂的人口。今年,樂團在高雄春天藝術節中推出《噢!我的太陽》後,將再調整內容,更名為《十個太陽》在台北上演。整場演出雖然不明確道出想要傳達的訴求,但在音樂與劇情的發展中,卻能讓人深深體會到地球暖化的議題對於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重要性。 演員陣容除了由首席林佳霖帶領樂團演奏外,還有旅德男高音林健吉、京劇武生戴立吾、花腔女高音黃絢雯、劇場演員程伯仁。而為了更貼切地傳達情緒,節目更從耳熟能詳的樂曲《四季》、民謠〈我的太陽〉起,融入大量現代音樂如《春之祭》及作曲家盛宗亮的作品。特別的是,還有國人作曲家李元貞、謝蕙馨與陳玠如的創作。對於不協和音樂占了半數之多,藝術總監梁孔玲卻認為:「小孩的接受度比大人更高,而且對待孩子的方法不是蹲下來跟他們說話,而是將他們放在我們肩膀上。」

PAR / 第248期 / 2013年08月號

聖母合唱團前主唱 法朵天后泰瑞莎 天籟歌詠擊動人心

法朵(Fado),意思為命運或宿命,又稱「葡萄牙怨曲」,為葡萄牙具代表性的傳統音樂風格;起源於巴西和非洲,後融入葡萄牙當地傳統音樂而在當地各階層廣為流傳。其音樂特色帶有著悲慟、憂傷的味道,時而抒情綿延時而奔放充滿張力,因此在十九世紀時深受葡萄牙人民的喜愛。 一九九四年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執導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Lisbon story,敘述一位錄音師來到葡萄牙的里斯本,遇見法朵樂團——聖母合唱團,開始一段音樂的旅程;透過音樂的穿透性與生命力,讓世界開始風靡法朵,也同時成為大眾所喜愛的曲風之一。成軍將近卅年的聖母合唱團為葡萄牙的國寶級天籟合唱團,而在該團擔任過廿多年的主唱的泰瑞莎(Teresa Salgueiro),從一九九○年起至二○○五年即與多位國際頂尖音樂人合作,包含西班牙男高音卡列拉斯、義大利吟遊詩人Angelo Branduardi、日本音樂家Caba、巴西傳奇音樂人Zeca Baleiro及Caetano Veloso等人,突破音樂國界外,更傳唱無數葡萄牙經典法朵名曲。二○○五年她曾首度以個人名義發表《感恩之旅》Obrigado廣受歡迎,今年八月她將與合作的樂手們首次來台,在手風琴、吉他、打擊與低音大提琴的原音中,泰瑞莎上天賜予的天籟美聲,也將讓樂迷沉醉於優美的異國情調中。

PAR / 第248期 / 2013年08月號

本月我想看 葡萄牙法朵天后泰瑞莎神秘之聲演唱會

大航海時代的先行者,同時也是替台灣取了「福爾摩沙」美麗名字的葡萄牙人,海權文化還留有著美麗印記——「法朵」(Fado)。 那是種簡單卻又滿是葡式風情的藝術,低迴令人感傷、高亢燒人靈魂,而好的法朵女聲難覓。傳唱無數葡萄牙法朵經典的新世紀天籟美聲女伶Teresa Salgueiro(泰瑞莎)將首度訪台,帶來她最新專輯神秘之聲作品,並加碼演出一九九四年文.溫德斯經典電影《里斯本故事》中的歌曲作品。 當年《里斯本故事》讓位於里斯本的Madredeus(聖母合唱團)一舉成名,深邃、神秘氣氛的葡式風情,搭上泰瑞莎天籟嗓音,電暈不少文青。之後王家衛的《愛神》、《春光乍現》,以及阿莫多瓦《悄悄告訴她》主題曲《鴿子歌》的巴西音樂詩人維洛索,甚至是三大男高音中的卡列拉斯都爭相跟她合作。她的聲音,無疑是進入法朵的黃金之鑰。    

PAR / 第247期 / 2013年07月號

賴翠霜《家.溫 ℃》、「鈕釦計畫」

七月正熱,舞蹈新花盛開。 兩廳院的「新點子舞展」,還有前年展開的「鈕釦計畫」,都是主打年輕新銳編舞家的新創作平台。「新點子舞展」已經在六月呈現陳韻如和楊維真的作品,七月推出今年最後一檔,賴翠霜的作品《家.溫 ℃》,將以「家」為主題,演繹家庭對人的性格行為的影響。曾為碧娜.鮑許舞團的舞者、二○○八年台新表演藝術獎得主的賴翠霜,五年後會有什麼樣的蛻變進化,令人期待。 「鈕釦計畫」的誕生,是為了讓在國外發展的編舞者,能有機會在台灣發表創作機會的平台。今年迎回台灣的四位編舞者,袁尚仁、蔡冠伶、高沛齡、張藍勻分別自德國、瑞士、紐約和香港。這幾位傑出的舞者如何在創作的舞台上初試啼聲,亦值得關注。 另外,由三十舞蹈劇場主持的「三十沙龍創作空間」也將推出兩套新秀節目:由多媒體藝術家與編舞者合作的「跨領域實驗創作」,以及由Show Case選拔出來的進階創作「駐點創作」發表。在這個位於中和的舞蹈實驗苗埔會長出什麼花來,得到舞團的地下室坐坐才知道……

PAR / 第247期 / 2013年07月號

NSO《女武神》

從原先設定「齊格菲」單一主題的樂劇,不斷擴充至四部大型樂劇串連而成聯篇樂劇形式巨作《指環》,華格納除了才氣過人,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中,《女武神》可說是《指環》中最匪夷所思、情節最錯綜複雜的作品。身為天神的父親,殘忍地要不知情的女兒殺死同父異母的哥哥;哥哥卻又愛上了從小失散的雙胞胎妹妹;兩人所生的兒子未來竟娶了自己的姑姑……弒親、亂倫、夾雜著世代的恩怨、權力鬥爭、人性(抑或神性?)慾望的墮落等等。華格納真的是將雙子座無窮想像力發展到極致的代表人物。 期待多年,NSO終於正式將《女武神》端出來,成為本年度最重要的製作之一,撇除洋洋灑灑的外國歌唱家名單,女主角之一的齊格琳德由陳美玲擔綱、天神之妻佛麗卡由翁若珮飾演、八位女武神都由國內優秀演唱家,如:羅明芳、林慈音、林玲慧、林孟君、范婷玉、張嘉珍等人擔任,這樣的組合令人萬分期待,不知在名導演漢斯-彼得.雷曼的揉捏、錘鍊之下,會呈現出怎樣驚人的結果?

PAR / 第246期 / 2013年06月號

《The Apartment》 新生代舞者鋪展新舞思

在台南耕耘現代舞創作有成的稻草人舞團,於去年開始策畫年輕編舞者發表平台「稻草人舞團創作獨白系列」,今年二度舉辦,由曾獲羅曼菲獎助金赴法國創作表演的資深團員左涵潔與新生代舞者蘇鈺婷,以「公寓」(the Apartment)為題,串聯發表《那些曾經一起的生活》、《平行公寓》。 左涵潔的《那些曾經一起的生活》描述一屋四房不同居住者的生活,呈現不同型態的同居關係。人際不同的距離——安全距離、沒有距離,或是無聲的壓迫式距離是主要的動作元素,隨距離開展出親近或疏遠的同居關係,交錯四個不同的時空,讓觀眾潛進房間窺看不同的生命故事。蘇鈺婷的〈平行公寓〉則將公寓比擬為記憶存放的空間。房間中的物件象徵記憶的斷片,牆與牆之間,意味著看似斷裂的記憶潛在的關聯。她認為,「銘記不代表永恆存在;遺忘不表示沒有發生」,在不同的房間裡,記得與忘記同步演出,反映人類情感和思維的複雜景觀。 舞團藝術總監羅文瑾說,「年輕創作不是『經驗不足』,而是『無所畏懼』,給年輕人發揮的空間與舞台,他們會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出來!」在前輩稻草人的扶持下,新一代的稻草人能否帶來無懼的嶄新作品?值得觀眾期待。(鄒欣寧)

PAR / 第246期 / 2013年06月號

米洛許.卡拉達格利奇

米洛許.卡拉達格利奇,當代古典吉他界的一顆新星,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 Guitar/Mediterráno即拿到二○一一年Classic chart全球銷售冠軍,同時也獲得德國《古典迴聲》雜誌「年度新人」獎。 一九八三年出生於歐洲的小國,一個不太為人知的神秘國度——蒙特內哥羅,八歲開始玩吉他,九歲第一次在學校面對著一千多位觀眾公開表演,這場表演對他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在他幼小的心靈裡面就知道他是屬於這個舞台了。 由於對於吉熱情和天賦,他的彈奏技巧細膩,有層次且曲風多元,不管詮釋各種不同類型的樂曲皆有他獨特的味道,彈奏時的專注神情讓人印象深刻。最近米洛許開始全球巡迴表演,台灣兩廳院能夠有機會邀請到他來,對於喜愛古典音樂的你來說一定不能錯過。 這次來台灣和多位知名的演奏家有不同樂器的搭配,是很值得期待一場表演。

PAR / 第246期 / 2013年06月號

NSO樂團學苑有成 「超越」音樂會展現成果

為了培育人才、延續樂團傳統音色,從二○一二年九月起,國家交響樂團成立了「NSO樂團學苑」(NSO Orchestra Academy),試圖在學校的科班訓練和職業樂團的專業演奏中,架起一個以實務演練為主的「跨越」計畫(Leaping Program)。第一屆從三百名競爭者中選出四十三名學員,經過個別指導、管絃樂分部練習、室內樂重奏演出、參與樂團排練旁聽外,並與國際知名指揮及獨奏家有近身學習的機會。二○一三/一四樂季的第二屆起,更將以兩年為期展開培訓計畫,繼續培養國內音樂系學生及海外學成歸國菁英。 樂團學苑常任指揮由NSO助理指揮張尹芳擔任,在歷經將近十個月的定期排練和小型演出後,這群年輕菁英將以「樂團學苑」的身分首度站上國家音樂廳,以絃樂團、管樂重奏、協奏和交響組曲等不同組合展現他們的學習成果。此外,曾獲選二○○九年兩廳院樂壇新秀的大提琴家黃日昇,更將代表NSO團員,擔任此次獨奏演出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為音樂會加持,同時展現傳承意義。(李秋玫)

PAR /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老將新秀接力 呈現南台灣舞蹈風情

由資深編舞家廖末喜主持的廖末喜舞蹈劇場,向以編舞家個人創作與新銳舞蹈創作者發表平台「洄游舞集」為年度兩大公演,今年分別於五月中旬、六月初輪番上陣,展現南台灣生生不息的創作力。 「洄游舞集」以不同主題展現不同時代背景的女性風貌,除了反映傳統與現代差異的強烈對比,並透過母性包容、孕育、強韌的意象,呼應「洄游舞集」兼具傳承與創新的訴求。今年的「洄游舞集—玫瑰」從詩人洛夫、陳怡瑾、林建隆等以玫瑰為題的相關詩作,以及張愛玲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取材,邀請四位新生代編舞家蔡馨瑩、林宜頻、張志雯、謝佩珊共同參與創作,藉由玫瑰的姿態與意象展現女性多種風情。 廖末喜也於臺南藝術節推出台南詩人許丙丁的台語歌謠發想創作的《菅芒花開》,展現台南人樸實、強韌的性格;並演出舊作《土匪婆》、《蛾》等同樣由文學作品改編的舞作,持續以舞蹈連結府城文風鼎盛的傳統。(鄒欣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