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評論

PAR / 第188期 / 2008年08月號

廟口才看得到的粉絲傳奇

PAR /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英雄,最後必須超越自己

以「胡撇仔」百無禁忌的戲路卓著的金枝,原是演繹《山海經》的理想劇團。……然硬將稚未定形的宇宙觀、野蠻陌生的無邊恐懼、不可收攝的想像力等等,小心翼翼收縮到台灣歷史的比對上,或一老一小的傳承意義裡,不免讓人覺得保守、呆板,彷彿比兩千多年以前的人更拘泥於「政治正確」。

PAR /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

兩齣浪漫的弔詭與碰撞

無論曲目安排的考量或演奏程度的要求,布魯克納第五無疑是整場音樂會的重心。能踮腳牽著這頭巨獸安然走過滿佈天險的八十分鐘而不潰散已屬不易,但若能進而馴服它,最後即使傷痕累累也將換得莫大的快感。當晚NSO在呂紹嘉華麗而有效的掌握下神奇地逼近了此一難得的境界。  

PAR /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眼花撩亂的慶生會

蘇安莉的《安提卡書簡》,可能是這次表現最為完整的作品。切分清晰的光區、舞作進程的考量、不拖泥帶水的肢體,有二○○一年《24》同樣冷靜處理感性的成功因素與迷人超脫特質。極簡主義的音樂、男聲唸詩,聲音本身的音韻及文本在破裂片段中透露的訊息拼湊,舞蹈尚未展開即已異常豐富。

PAR / 第186期 / 2008年06月號

SHOW一場視聽兼具的演藝新貌

「霹靂」整場演出圍繞器樂演奏、歌樂唱頌的音樂軸線為基礎,穿插劇藝舞蹈的形體動作與影像燈光的舞台元素,交織融合而成震撼力十足的音樂劇場風格。……「緊湊連貫、多元跨界、古今交錯、絲竹交響、演藝新貌」,簡單二十個字從不同面向的觀察,應該是當晚幾近滿場觀眾一致的感受。

PAR /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

空白中綻放的新色彩

作品發表會中的《原住民之祭》是李志純整場作品中最具個人風格特色的一首作品。利用台灣布農族在〈祈禱小米豐收歌〉的微分音唱法,發展出曲中婉延而神聖的旋律線條,並混合其他原住民音樂元素所開展創造的音樂圖像。纖細的絲竹樂器在此散發出深山密草的狂野氣息,古老的音樂文化釋放了它強大不息的再生能量。  

PAR / 第185期 / 2008年05月號

呼吸、心跳、身體——舞蹈

最終,舞者們的呼吸與騰跳是生命最原初的悸動——從出生到死亡的心跳;而那舉起的手臂訴說的或許是呼喚、渴望、或是最後的道別。林懷民用《鳥之歌》證明了,舞蹈的意義不在動作的多寡,而在於身體與其他元素的互動間,所開展的想像空間與生命厚度。

PAR / 第185期 / 2008年05月號

灰舊玩具盒裡的成人回憶

瑪姬只是在數百年來Cinderlla演化成完美童話的尺度裡,做了一些務實的更動而已。改得不費吹灰之力,但卻耳目一新。它講的不只是《灰姑娘》這個故事,而是打開灰舊玩具盒裡的成人回憶。灰姑娘依舊善良美麗,壞人還是壞人,玩具盒裡的童話沒變,但看童話的心情不一樣了,瑪姬版的《灰姑娘》以「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成人角度,重新解讀這則童話。

PAR / 第185期 / 2008年05月號

在感官的享受之外

《奧》的上下半場劃分成兩種意境, 一是普世共通的感知, 一是回歸創作的本我。 創作、表達與溝通的過程在作品中顯現。

PAR / 第185期 / 2008年05月號

練功紮實也是過癮

仁信合作社的演員表現不算可圈可點,飾演男、女主角的演員與導演卻是把這三場犀利精采的台詞,以俐落紮實的力道與節奏,處理成頗為立體的對話。儘管還是有翻譯上的瑕疵,我能體會這批年輕人如何心悅誠服地匍匐在大師阿爾比面前;以這樣謙卑的態度出發,應該也可以在劇場創作上有所收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