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評論
PAR /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周易樂法」的打擊新聲
剛完成理論作曲博士學位的鍾耀光一定也迫不及待地想趁著「慣性」仍強,再產生一系列「周易樂法」的作品。
PAR / 第1期 / 1992年11月號
震耳欲聾的爵士火車
我很佩服他們對於推廣爵士樂鍥而不捨的努力,然而,要想在音樂層次上升級為一流樂團,恐怕還需一段長跑!
PAR /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海濤練劍 評兩場中國音樂發表會
避開台灣、大陸主流派的老曲目,開發優秀新作,這兩場演奏會創作者和演奏者的熱潮和勇氣,都是値得高度肯定的。
PAR / 第1期 / 1992年11月號
現代的荒誕──話劇《公用廚房》和《白娘娘》
與《公用廚房》同時上演的另一齣《白娘娘》,本是一齣老掉牙的題材。但是因為突出了做人難的主題,而且用了現代的荒誕手法,兩齣戲同時轟動上海。
PAR / 第4期 / 1993年02月號
以《肥皀劇》顚覆肥皀劇的台灣渥克
這個新生劇團的表演也許略嫌粗糙,題旨也多少迷失在自由多變的形式中,但是它洋溢著小劇場特有的豐沛生命力和諸多創造的可能性,在在顯示了不可忽視的潛力。
PAR /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冬夜裏聽丹楓
在兩個月内推出五場分量不輕的演出,事前的構思、籌畫、選曲……到演出的嚴格自我期勉,在在顯示「丹楓」並非只想短暫地嫣紅一季而已。
PAR /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國語版的歌仔戲 《浮緣仙道》觀後
國民大戲班在明華園的大力支援之下誕生,他們的功夫没有白費,首齣創新國劇《浮緣仙道》便予人深刻印象──廣受本省觀衆歡迎的歌仔戲終於有了國語版。
PAR / 第6期 / 1993年04月號
傳統的老戲,新編的經典 《陳三五娘》觀後記
傳統的閩南台灣歌仔戲《陳三五娘》,經過劉南芳的重新編寫,不但情節緊湊、菁華盡出,而且另外加入的〈小悶〉和〈盟誓〉兩小段,更爲整齣戲添增魅力,堪稱是舊劇新創的典範。
PAR / 第4期 / 1993年02月號
《徐九經升官記》座談紀錄
《徐九經升官記》於去年十一月由復興劇團演出,在國內搬演大陸劇本的風潮中,成爲能夠靑出於藍的顯例,引起了熱烈反應。本刊上期刊登了採訪現場觀衆的意見,此次再請專家學者深入評析,並由演出單位提供詳細的演出背景介紹。
PAR /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玉米田中見新芽
新竹的觀衆非常熱情,「實驗劇場」一詞在當地仍十分新鮮,而這些,將是在這塊劇運處女地上灌溉「玉米田」最好的養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