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改編自懷爾德劇作Our Town 果陀劇場五度搬演 《淡水小鎮》 帶你走入如畫的回憶

今年已屆十八歲的果陀劇場,第五度演出該團經典《淡水小鎮》;該劇改編自美國劇作家懷爾德作品Our Town,將故事背景轉換到民國四十八年的淡水,以掌控舞台演出流程的「舞台監督」,帶領女主角來回跳接回顧過往一生。此次搬演邀得資深演員陶大偉擔綱舞台監督一角,女主角則由童星出身的蔡燦得擔任。導演梁志民將以印象派「秀拉式點描風格」,在舞台上呈現他心中如畫的淡水小鎮。

PAR /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薩克斯風無冕王 拉歇爾薩克斯風四重奏

拉歇爾薩克斯風四重奏於一九六九年成軍,由克利斯汀.若爾、艾略特.萊利、布魯斯,文伯格和肯尼斯.庫四位默契純熟的音樂家組成,以其獨特的一致音質、高超的演奏技巧,敏銳地詮釋各式新舊風格的音樂的能力,並賦予薩克斯風溫暖的人性,激發作曲家的創作熱情。

PAR / 第162期 / 2006年06月號

夏日兩廳院 超重量級名家來辦桌! 約翰.威廉士、霍洛斯托夫斯基、齊瑪曼

今年的兩廳院夏日名家音樂會,在月初由小提琴大師祖克曼引爆熱潮後,緊接著登場的吉他王子約翰.威廉士、俄國男中音霍洛斯托夫斯基與波蘭鋼琴詩人齊瑪曼等三位名家,將為六、七月的古典樂星空更增絢爛光采。其中,約翰.威廉士和霍洛斯托夫斯基都在樂迷的引頸期盼下,終於首度來台;而二○○三年因SARS疫情與台灣擦身而過的齊瑪曼,則將為夏日名家系列壓軸演出,並完成個人五十歲全球巡演紀念演出。

PAR /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從破銅爛鐵中發現「汽油桶」的鏗鏘聲響 朱宗慶打擊樂團敲擊「鋼鼓的藝術」

鋼鼓(Steel drums)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唯一發明出來的樂器,由汽油桶衍生而出,發源自加勒比海;經過「調音」後,用末端綁橡皮的鼓槌敲打,會發出一種特殊的金屬音質,聲音清脆悅耳。朱宗慶打擊樂團「鋼鼓的藝術─會唱歌的汽油桶」音樂會將讓聽眾聆賞多元的鋼鼓風韻。

PAR / 第163期 / 2006年07月號

旅歐編舞家 帶來嚴謹現代芭蕾舞作 余能盛 探討柴可夫斯基的「寂寞芳心」

有豐富劇院製作經驗的旅歐編舞家余能盛,應水影舞集之邀,為該團五週年團慶帶來《柴可夫斯基‧寂寞芳心》舞劇。《柴可夫斯基‧寂寞芳心》以柴可夫斯基一生為藍圖,從他辭世前開始回溯其生平,透過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六個人的互動,呈現出他的性格與彼此之間的影響。

PAR / 第160期 / 2006年04月號

旅美音樂家邵欣玲、林允白與NSO合作 「年輕旅人之歌」展現對生命的悸動

NSO「年輕旅人之歌」系列每年皆推介旅居海外各地的傑出音樂人,今年邀請國際大賽常勝軍──旅美大提琴家邵欣玲、小提琴家林允白,自遠方攜回飽滿能量,以音樂展現他們對生命的熱情和悸動。

PAR / 第161期 / 2006年05月號

不顛覆不解構 要讓學生演得像歐美職業劇團 莎劇名導楊世彭 帶來原味《羅密歐與朱麗葉》

多年前楊世彭便打算譯導中文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今年夢想終得實現,除了讓劇中人「開口說中文」外,場景設定為十六世紀末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完全遵照原著劇本。相較於台灣戲劇界慣以解構、顛覆、時空搬移手法詮釋莎劇,楊世彭笑說:「我難得來一趟,總要呈現一齣規規矩矩、原汁原味的莎劇給台灣觀眾欣賞吧。」

PAR / 第159期 / 2006年03月號

喜劇天團 經典再現 屏風搬演《莎姆雷特》 為二十歲暖壽

《莎姆雷特》可以讓觀眾見識屏風表演班的喜劇精華——戲中戲的運用與時事的嘲諷;藉由莎翁名劇《哈姆雷特》的角色情節,進行破解再建構,借用莎士比亞的台詞,影射虛構劇團(風屏劇團)中演員的內在處境。藉著這齣戲,李國修更想嘗試——當悲劇碰上悲劇,是否如數學中負負得正的原理,進而轉化印證「悲悲得喜」的喜劇結果?

PAR / 第158期 / 2006年02月號

洛伊‧韋伯音樂劇旋風的起點 愛樂劇工廠《約瑟夫的神奇彩衣》

愛樂版的《約瑟夫的神奇彩衣》由劇場編導單承矩執導,高大偉統籌音樂,力邀資深劇場女演員郎祖筠擔任說書人一角色,企圖以敘述簡化原劇的戲劇成分,並聚焦在韋伯扣人心弦,時而優美感人,時而輕快活潑的音樂元素上。

PAR / 第160期 / 2006年04月號

會音樂之芳園,敘絲竹之樂事 國樂老將、新秀齊聚「彈撥藝術節」

「彈撥藝術節」邀請華人世界老、中、青三代二十多位代表性的彈撥演奏家齊聚,以獨奏、小組伴奏和大型協奏的方式,演奏傳統及近代創作的各種類型的經典彈撥名曲。此次「彈撥藝術節」試圖喚起傳統音樂雅集同好切磋交流的精神,以別於音樂會裡過於嚴肅的氣氛與略嫌刻板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