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場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組合語言舞團廿五周年謝幕展演 《如夢,看雲去》 留一道太陽的圓滿
組合語言舞團自一九九三成立至今已滿廿五年,謝幕作《如夢,看雲去》將以「演」「展」結構締結圓滿句點。此作亦是藝術總監楊桂娟「舞蹈從書法中探索」系列的三部曲,豐富的跨域語彙,融合國際知名的日本禪性舞者Miyoko Shida經典作品;同時邀請藝術家陳長志以舞團影像史料策畫「後巴別,組合語言」裝置文件展,傳達人生歷經挫折的韌性與淬煉。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Blah Blah Blah雙舞作 面向現實世界 蔡博丞之《怒》 面對社會的自我省思
將在十月下旬於關渡藝術節演出的《怒》,是蔡博丞於二○一七年雲門2「春鬥」發表的《瞳孔裡的灰牆》全新改版,同樣從一七年內湖隨機殺人事件出發,蔡博丞說:「我想反映的並不是外顯的、對社會狂野的怒吼……《怒》將兇狠藏在平靜之中,這些怒氣針對自己,再反向到社會,反思面對社會問題時,自己要選擇站在什麼位置。」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NSO美巡行前音樂會 來自台灣 向世界出發
繼兩年前首度赴美洲的「拓荒之旅」,NSO當年的演出讓美國重量級樂評讚賞為文,也鋪下了再度巡演的契機。十一月初NSO將再度造訪美國西岸於四個城市演出,除了準備德奧與法國經典曲目及鋼琴家史蒂芬.賀夫的加持外,也邀備受矚目的小提琴家曾宇謙同行,一同帶出台灣的音樂實力,並在行前特地以「來自臺灣」音樂會呈現出訪曲目,以饗國人。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朱宗慶打擊樂團「有一種嚮往」 櫻井弘二與朱團 演出一起走過的印記
來自日本的跨界作曲家櫻井弘二,今年剛好屆齡五十、來台廿五年,這些歲月中,他與台灣的流行音樂界、表演藝術界建立了深厚的合作經驗與友誼。這次與合作迄今十一年的朱團一起推出「有一種嚮往」音樂會,選曲在「故事」與「旅程」的主題內展現打擊樂團的多樣化,每一首都標誌了他與朱團一同走過的印記。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亞洲作曲家聯盟暨2018亞太音樂節 從東亞到西亞 音樂絲路再起
擁有十五個會員國的「亞洲作曲家聯盟」今年的大會於十月下旬在台北舉行,以「融合與蛻變」為主題,短短五天內,將舉辦十場性質截然不同的音樂會與兩場論壇。參與作曲家的國度從東亞到西亞,宛如絲路,爬梳縱向的嚴肅音樂創作脈絡與橫向的地域跨越,讓樂迷領略當代亞洲音樂的多樣性。
PAR / 第309期 / 2018年09月號
伊蓮.葛莉茉鋼琴協奏曲之夜 兩位音樂巨人的美麗與哀愁
知名法國鋼琴家伊蓮.葛莉茉的鋼琴協奏曲之夜,將與愛沙尼亞指揮家格列茲及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貝多芬的《蕾奧諾拉》序曲第三號與拉威爾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從古典創新到現代懷舊,葛莉茉將讓樂迷聆聽兩位音樂巨人的美麗與哀愁……
PAR / 第309期 / 2018年09月號
親子檔演奏家聯袂訪台 麥斯基三重奏 從心所欲詮釋俄羅斯情懷
年屆七十、深受台灣觀眾喜愛的大提琴家麥斯基,即將在今年的秋季再度來台。這回他連同兒女——鋼琴家莉莉與小提琴家薩沙,將演出「俄羅斯音樂」主題,包含了拉赫瑪尼諾夫、蕭斯塔可維奇與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透過浪漫、豐沛的情感,詮釋麥斯基個人獨特的俄羅斯情懷。
PAR / 第309期 / 2018年09月號
2018超親密小戲節 邀觀眾五感齊開 走入城區歷史脈動
自前年起改為兩年一度的「超親密小戲節」,今年邀請資深劇場工作者楊淑雯擔綱策展,選擇了具有歷史代表性、也是現今都市發展翻轉點的所在——艋舺區、加蚋仔區與林森條通區作為今年的舞台。喜愛參與城市導覽與巷弄街區探索調查的楊淑雯,希望藝術家能更貼近各街區量身打造最適切的演出內容,也針對演出場地特色來邀請藝術家。
PAR / 第309期 / 2018年09月號
柳春春劇社×區秀詒《南洋情報交換所》 透過史料重組回探 何處是你所謂的「南洋」?
從探問「日本—台灣—南洋」,發展到以「身體—移動—邊界」為創作核心,導演區秀詒與台灣演員鄭志忠等人聯手創作了《南洋情報交換所》,透過史料的蒐集重組,此劇以各種文本轉換為台詞、對白,構成一齣如真似幻的諜報劇。
PAR / 第309期 / 2018年09月號
爵士音樂劇《第十二夜》 打造莎翁音樂劇品牌 用歌解決一切事情
台南人劇團製作,呂柏伸導演、柯智豪作曲、趙啟運作詞,改編原著的《第十二夜》爵士音樂劇,將演出背景設定在三、四○年代的上海灘百樂門,以爵士樂為基底,呈現陷入愛河時,眾人的貪、嗔、癡、慢、疑,以現場樂隊搭配唱演俱佳的一票優秀演員,說學逗唱演出每位戀人「當局者迷」的痴狂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