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畫特輯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站在巨人肩膀上 邁向下一個「新」時代 國藝會「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十年有成
二○○八年正式啟動的「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迄今已踏入第十一個年頭,多位今日在表演藝術界熠熠發光的創作者,都曾在此專案的扶持下,從搖搖晃晃的新人之姿走上穩健之路。十年更迭,對「新」的定義也不斷辯證思考,邁入下一個十年的第十一屆專案申請條件上,將徵選對象改為「未滿卅五歲(含)的創作者」,不再限制於畢業五年內,藉此機會更加開放地面對年輕世代,燃起不一樣的思辨與影響力。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系列報導之一 聚合舞《未解,懸》 從身分切入生命的未解
在德國成立的跨國創作團體「聚合舞」,在國藝會「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補助下,展開為期三年的「反向串連 德國台灣國際共製計畫——身分」,首部曲《未解,懸》將在十月下旬上演。創作計畫探討身分與文化認同,首部曲《未解,懸》綜合了聯合創作者羅芳芸、陳成婷、鍾志文的家族故事,以聚合體一貫的工作方法——坦承、交換、想像,在回憶中檢視自己的身分,從他人眼光去理解自我如何被看待。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長榮交響樂團 最本土化的溫暖樂音 訪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舒馬富斯及團長張逸士
只要搭過長榮航空,就會對機艙裡播放的台灣民謠樂曲印象深刻,這些讓旅外遊子熱淚盈眶的悠揚音符,就是出自長榮交響樂團。在德籍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舒馬富斯超過十年的帶領下,長榮交響樂團擁有優秀的演奏實力,至今國際邀約不斷,創下國內樂團出國巡演的場次紀錄。團長張逸士表示:「我們希望以古典音樂為基礎,演奏本土音樂為特色,『立足台灣、放眼天下』,再藉由長榮集團綿密的海、空運輸網路,將台灣美好的音樂,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長榮音樂營 樂團夢想的實現地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再度震撼! 喚醒原力、釋放情緒 挑戰感官極限的《極限震撼+》
曾於二○○九年來台演出三個月、近九萬人次觀賞的《極限震撼》,藉由精密的舞台裝置設計及高超的表演技巧,讓台上台下無論表演者或觀眾都激情出神融為一體,是一場超乎想像的瘋狂派對劇場演出。今年升級版《極限震撼+》帶著新增內容再度造訪,全長七十分鐘的演出、包含十一個不間斷的片段無縫融合巧妙銜接,將大自然浩瀚壯觀的神奇力量以劇場形式模擬並具現,將帶給觀眾又一次見證原力、釋放情緒的體驗!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不只是堅毅玫瑰 更是持續滋養的藝文綠地 「鐵玫瑰藝術節」與「TAOasis 藝術綠洲計畫」
今年的「桃園鐵玫瑰藝術節」,以展演中心為基地,串聯中壢藝術館及市內非典型展演空間,秉持多元劇場的核心理念邀請國內外優秀團隊參與演出或共製節目,高達廿六齣、共計五十場以上不同形式的演出或工作坊,其中更包含了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辦理「TAOasis藝術綠洲」創作徵件計畫所徵集的四檔演出,除了帶給觀眾多元的藝文體驗,也持續滋養藝文創作的成長。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身體 張婷婷TTCDance獨立製作《既視感》
編舞家張婷婷的舞作《既視感》最初發想於潛意識的曖昧處,從3D多媒體版本到今年重製到成為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的國立編舞中心入選作品的純肢體版本,將在十一月底重現台灣舞台。創作過程中,張婷婷不斷挖掘表演者內心的恐懼,要他們以身體訴說心靈曾有的傷,直面生命中的每個選擇,不斷重置自我,與記憶對話。透過身體,張婷婷讓回憶重新述說……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織一張黑色光暈,撫觸經驗,傳遞時間 關於《Tjakudayi我愛你怎麼說》二○一八年版本
深黑色,在排灣部落社會中是屬於貴族的顏色,平民不可越級。然而在階級制度分明卻已漸受現代社會異化的部落社會中,身為當代原住民的TAI對於部落與傳統的愛該如何說?他們集體一身黑,似乎有意讓神聖的黑色光暈撫觸群體中的每個個體,以歌聲、腳步、眼神、身體滿溢著群體也是個體的愛與矛盾,反覆運動、震盪,開啟交接傳統與未來的節點。
PAR /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從理解青春創痛 到建構「文化記憶」 臺南「十六歲小戲節」與影響.新劇場青少年扮戲計畫《發角Huat-kak》
臺南文化中心從二○一五年啟動「十六歲小戲節」,其中由影響.新劇場藝術總監呂毅新擔任計畫主持人的「十六歲小劇場─少年扮戲計畫」,讓甄選出來的青少年透過戲劇課程培訓及暑期排演,走完戲劇製作到演出的整段流程。今年的成果為《發角Huat-kak》,經過七次工作坊與廿次排練進行身體與聲音開發,因應不同成員特質拋出問題、磨平銳角,自孩子的生命經驗中串連線索編創成劇;演後更帶領學員以即興戲劇的方式走入社區,透過口述歷史與長者互動,也建構了跨世代的文化記憶。
PAR / 第309期 / 2018年09月號
「微藝進行中」——微小,微妙,意想不到! 新視野藝術節2018系列報導(二)
新視野藝術節的「節中節」——「微藝進行中」,今年已是第三次舉辦,有別於過往與愛丁堡Forest Fringe聯手策劃,多數為外來節目,今年十二項節目中,九項為全新創作,由香港年輕新銳藝術家擔綱創演,扶助本地藝術人才。演出期程則從以往的三、四天增至十四天,場地仍以葵青劇院為中心,不過有部分演出將衝出劇院,以雙腿和車輪走入周邊社區。今年的演出也會繼續探索科技在表演上的應用,隨身聽與手機應用程式將大派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