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挑戰馬勒邁大步 台灣文學入樂來
新樂季中,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有「歌劇人聲」、「21世紀的馬勒」和「管樂會串」三個系列,依歌劇、交響樂和協奏作品三大主軸,增廣並加深此歷史悠久但成員年輕化的樂團,在傳統曲目方面的歷練。而樂團除了將挑戰五首馬勒的交響曲,也將在「臺灣的聲音」中演出分別從台灣作家陳玉慧與鍾肇政發展而來的樂曲:資深作曲家賴德和的《海神家族》與旅美作曲家黃思瑜的《結》。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高雄市交響樂團 傳奇音樂家族現身 小號名家精湛炫技
原本要在三月高雄春天藝術節演出、卻因故取消的烏茲別克音樂世家尤丹尼契家族,終於在樂迷期盼下,將在高雄市交響樂團的新樂季中現身,其中小小指揮家——十二歲的愛德華將如何揮灑手中魔杖,令人期待。此外,高市交也邀到知名小號演奏家納卡里亞可夫,為樂迷帶來兩首經典樂曲。另該團的「岡東.交響一條通」系列、「歌舞時光——新年音樂會」也將以溫暖樂音為觀眾帶來美妙的聆賞體驗。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臺北市立國樂團 舞樂多元同慶 豐富跨界齊歡
延續了上一季的方向,北市國在二○一六下半年安排了七場節目,其中開季音樂會豐富多樣,在首席指揮瞿春泉指揮下,笛子首席賴苡鈞、革胡首席邱應欽擔綱要角,並邀上海民族樂團二胡首席段皚皚演出,還有中國舞蹈家黃豆豆演出由趙季平作曲、舞蹈家本人編創的《莊周夢》。此外幾場或邀請台灣名家,或向前輩作曲家致敬,或與世界音樂對話,豐富多元,令人期待。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高雄市國樂團 兼容傳統與現代 致力播灑音樂種籽
綜觀高市國下半年的節目,含括了經典、校園、社區等不同類型,無非是希望能持續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的樂團經營理念,既保有民族音樂的特點,又具有與時俱進的國際宏觀。除了別開生面以在高雄市立美術館演出的「高美館中秋大廳音樂會——月夜」開季,高市國在新樂季中也規畫多檔主題性音樂會,邀請各路優秀音樂家、表演者共襄盛舉。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臺灣國樂團 讓青春站上舞台 讓「台灣」聲聲入耳
原本備妥多樣豐富的演出以迎接新家——臺灣戲曲中心的落成,奈何工期延宕,臺灣國樂團只好忍痛取消今年下半年的多場演出。但樂團仍繼續著力培植指揮新秀,以「指樂飛揚」一場音樂會讓明日之星上場發揮;並繼續發揚「台灣的聲音」,推出「傾聽 土地的聲音風景」、「Mauliyav在哪裡」音樂會。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讓現實走進劇場,當流離搬上舞台 挑戰真實
紀錄劇場是什麼? 紀錄劇場必然客觀嗎? 紀錄劇場如何翻轉舞台上的虛構與真實? 紀錄劇場為何在當今歐陸劇壇蔚為風潮? 在日常生活愈來愈戲劇化的今日,戲劇幻象已不足以呈現瞬息萬變的世界,紀錄劇場成了另一種表述真實的可能。這種透過真實的文件,強調真人、真事的劇場形式,社會性與政治色彩強烈,是探究現實生活的最佳利器。 戰爭、全球經濟市場、失業、難民、身分認同,德國劇場向來與社會議題緊密結合,近年當紅的「里米尼會議紀錄」,就高舉紀錄劇場的旗幟,其演出形式屢屢出乎意料,不斷創新紀錄劇場的表現方式。 本月特別企畫將帶讀者一探「紀錄劇場」,引介重要團隊。即將訪台演出《共同境地》的德國高爾基劇院駐院導演雅葉.洛能,也擅於運用紀錄劇場的手法,表現尖銳的政治議題。作品已兩度入選「柏林戲劇盛會」,深受觀眾歡迎的她,本刊亦趁此機會呈現獨家專訪。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認識「紀錄劇場」 八個問題領進門
什麼是紀錄劇場?紀錄劇場有特定的關注議題嗎? 在紀錄劇場中,創作者扮演什麼角色?紀錄劇場一定客觀嗎? 現正在歐陸蔚為風潮的劇場形式「紀錄劇場」,隨著高爾基劇院《共同境地》來台演出,將在台灣具體展現;而台灣的阮劇團也已在去年臺北藝術節中首度嘗試以紀錄劇場的形式創作《家的妄想》。讓我們透過八個問題與答案,進入「紀錄劇場」的世界……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德國紀錄劇場代表之一 里米尼會議紀錄 「生活專家」演出 打破現實認知
「里米尼會議紀錄」的過人之處,在於打破人們既有的認知與觀感,讓人用「新」的視角,去看「舊」的事物,藉此,披露了事物背後的複雜性,及所謂的「真實」其實都只是一個故事、一個事實的面向而已。除了請「生活專家」演出的原則外,劇團的創作模式總是怪招百出,橫跨電影、有聲書、讀書會、裝置藝術等,實驗創新風格強烈,一次又一次地顛覆戲劇藝術概念,大大拓展了紀錄劇場的道路。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德國紀錄劇場代表之二 恪辛爾 打開黑盒攤文件 給你一次歷史探險之旅
導演恪辛爾關心的盡是嚴肅、沉重的政治歷史議題,不管是什麼題材,他總是下很多功夫蒐集多方資料,平均每齣戲都會累積到兩千張以上的文件檔案。他的劇場常捨棄鏡框式的舞台空間,取而代之的是擺設了許多文件、圖片、影像等等不同的裝置空間。恪辛爾的紀錄劇場,讓觀眾宛如進入了一場神秘莫測的歷史探險之旅,即使一切都顯得不可思議與撲朔迷離,卻多有發人省思的時刻。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號
德國紀錄劇場代表之三 弗爾克.洛胥 廣查民意編入戲 歌隊挺弱勢
導演弗爾克.洛胥曾說:「藝術要是與外面我所生活的世界互不相干的話,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他勇於用激進方式表達觀點,他的戲總是政治思想明確,具有強大的政治煽動力。他運用歌隊來擔任社會弱勢的代言人,並且針對不同的題材找不同的弱勢族群來參與,透過廣度的民意調查,將記錄整理後作為歌隊文本,編入所選的劇本中。歌隊的運用,使戲劇與現實之間有了強烈互動,也讓文學劇本銜接到當下的時代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