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PAR / 第336期 / 2020年12月號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現象7 地方複合場館持續興建 牯嶺街小劇場千日整修再打開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PAR / 第336期 / 2020年12月號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現象9 走「出」劇場漫步看戲 行銷城市也回應地方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PAR / 第336期 / 2020年12月號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現象10 疫情翻轉世界 旅外音樂能量回流台灣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PAR / 第336期 / 2020年12月號
PAR People of the year 鄭宗龍 正式接掌雲門大旗 邁向身體的新旅程
自二○一七年林懷民預告退休,今年是鄭宗龍正式接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的第一年,是這位四十四歲的編舞家與這個年長他三歲的舞團,一同邁向新旅程的起點。而這位街頭長大的創作者,將如何建立新的雲門價值,記錄、創造未來的台灣身體風景,值得期待。
PAR / 第336期 / 2020年12月號
PAR People of the year Baboo 不斷挑戰劇場可能 持續開展創作跨度
以跨國共製、跨領域、跨文化等方式去挑戰現有的界線,Baboo在其創作脈絡裡始終堅持面對藝術的本質,以及回應當下的深刻眼光,源源不絕的作品產量持續翻新我們對形式與內容的想像幅度。今年以劇場、沉浸體驗與電影等作品作為代表,正好說明了Baboo不懼實驗、勇於嘗試的核心價值,並有再創高峰的可能。
PAR / 第336期 / 2020年12月號
PAR People of the year 莊東杰 承先啟後歐陸發光 寫下樂壇新頁
莊東杰與波鴻交響樂團僅合作過一次,短短三天的排練與隨後的演出默契留下深刻印象。此成果可說是他獲得大獎之後,歷經五年於世界各地與頂尖樂團工作後的磨練,也是他個人為逐夢所付出的心血結晶。接棒台灣前輩指揮,為後人榜樣,承先啟後,在國際間閃耀,也為台灣樂壇寫下新頁。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號
台灣X藝術X妖怪 冒險搜查線
妖怪在哪裡? 妖怪長怎樣? 台灣有妖怪嗎? 妖怪從何而來? 妖怪會對我們做什麼嗎? 這些問題,突顯的是身而為人的矛盾與衝突——既對「未知」敬而遠之、心生恐懼,卻又會有想要親眼看見的好奇心,以及被激發冒險犯難的精神。於是,我們決定派出PAR妖怪搜查員帕帕,帶著大家前往時間夾縫、城市邊緣、鄉野田間、密林角落等地方找尋妖怪。 帕帕到來,讓你見到妖怪不怕怕! GO!妖怪搜查線!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號
尋跡探源
第一站,帕帕要帶大家到日本去,而且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日本。 「等等,為什麼是日本?我們不是在找台灣的妖怪嗎?」其實,過去的台灣是沒有「妖怪」這個概念,帕帕先在民間傳說、風土習俗裡找,找到的是「鬼」、「魔神仔」這些(他們算是妖怪嗎?帕帕不知道)。所以,我們尋覓起妖怪前來的足跡,決定到「妖怪大國」日本一趟,而且是一百五十多年前,那個「妖怪學」剛剛興起的年代,找「妖怪博士」問個清楚。 走吧!我們穿越時空去!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號
「妖怪學」 東瀛溯源 百年前「妖怪博士」也曾到過台灣?!
現在談起日本妖怪的多姿多彩,彷彿妖怪「自古以來」早已存在日本甚久,然而「妖怪」成為一門學問,其實只是距今不過約一百五十年前的事。研究妖怪而能成為「妖怪博士」,就不能不提井上円了,他是是日本第一位的「妖怪博士」,也是公認的妖怪學開山祖師、「妖怪學」一詞的發明者。他曾親身至各地「迷信」的虎穴,努力採集資料、區辨各種妖怪的正偽,透過對舊迷信做深入的區別與系統的闡述以利破解改革,引領世人進入「新時代」。
PAR / 第335期 / 2020年11月號
不管宅不宅 人人心中都有難忘的「妖怪」 日本動漫次文化推波 啟發在地妖怪探索
前輩辛勤蒐集、建構出豐富的「妖怪學」,也成為日後日本動漫文化中妖怪主題的豐富養分。除了大家熟知的「妖怪博士」漫畫家水木茂,大師級的手塚治虫、高橋留美子還有吉卜力的《龍貓》、《神隱少女》、《魔法公主》……族繁不及備載的妖怪眾就在你我心中。隨著日本次文化的輸出,也啟發了台灣的妖怪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