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回顧編劇來時路 王安祈:戲曲必須扣緊時代脈膊

打娘胎就聽戲的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從看戲、研究戲、寫戲,到掌舵國光劇團、挑起開拓台灣京劇未來的重任,一生迄今可說是與戲曲糾葛纏綿。「傳統戲曲是珍貴的文化遺產,但固守只會死亡。」王安祈說,愈懂傳統,愈清楚戲曲必須扣緊時代的脈膊,才能走出一條活路。於是她開課講戲曲編劇,提供國光的舞台讓新秀劇本演出,她期許後進多聽,多看、多讀,厚實自身的文學和戲曲基礎,相信沒有傳統包袱的這一代,也能說出觸動現代人心靈的動人故事。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十八羅漢圖》 以畫抒情藉畫探情 國光劇團廿周年製作 「文創」「老少配」也入戲

《十八羅漢圖》延續國光劇團一貫的文學京劇風格,以「時空跳接」的手法,帶領觀眾進入以畫為「武器」的復仇故事。由風格新穎的新生代編劇劉建幗與藝術總監王安祈一同操刀,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藝術總監胡恩威擔綱舞台設計,魏海敏、唐文華、溫宇航等國光資深演員演出,連「姊弟戀」、「老少配」、「文創」等主題都入戲。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資深編劇經驗談 施如芳:只有人可以真正感動人

施如芳說:「當一名戲曲編劇下筆前不妨先自問,是要當一個給演員打本子的編劇?或是當一個寫自己想看的戲的編劇?」對施如芳而言,編劇不是只寫對白唱詞舞台指示,還要寫出人心底層的味兒,「人為什麼要看戲?因為只有人可以真正感動人。」編劇若不自我要求或需求,篇幅難免傾向向己擅長的那一塊,「一定要創造原來生態沒有、甚至造成影響,戲曲編劇才有存在價值。」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速寫新生代編劇 劉建幗 承繼衣缽弄潮兒 「混」出一片天

身為「豫劇皇后」王海玲的女兒,從小在劇團長大的劉建幗,對傳統戲曲、表演藝術有著與生俱來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身為「奇巧劇團」的團長,她對劇團、演員都有著一份責任感,總是想方設法把推戲的行銷工作做好,而筆下一齣齣跨文化/跨劇種/跨現代與傳統,混搭風格多樣化、號稱「胡撇仔劇場」的作品,更是讓觀眾對她的奇想創意驚喜不已。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速寫新生代編劇 李季紋 新觀點翻寫老故事 跨劇種組出新形式

在李季紋筆下,傳統老戲老故事,都會「翻轉」一番,翻出亮眼新觀點——如改編自《宋宮秘史》的歌仔戲《金水橋畔》,讓向來「很壞」的劉妃也流露出人性與無奈;如最近的作品《石秀》,讓「蕩婦」宋巧雲成為有主見、戀愛中的女人。李季紋不只翻轉劇情,也翻轉形式,《石秀》形式上融合了日本舞蹈身段與歌仔戲,濃郁的東洋風,不只「洗」觀眾的眼球,也讓傳統戲曲「洗」心革面。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速寫新生代編劇 邢本寧 找到夥伴 一起用戲曲說想說的話

因《賣鬼狂想》備受矚目的邢本寧,因高中時的崑曲初體驗而啟蒙了對傳統戲曲的愛好,因大學修習「戲曲編劇」課程而找到唱演之外、參與戲曲的方式。深深體會到:「傳統存於戲曲演員的肉身之中。戲曲演員的身體和表演體系,就是歷史的顯現。」成立了「本事劇團」的她說:「戲曲一直有量身設計的傳統。我想找到志同道合的核心演員,我們有共同想說的話,可以互動,一起用戲曲這個形式來說。」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速寫新生代編劇 許栢昂 戲曲為底玩拼貼 為「滑世代」而寫

戲曲學校科班出身,演過上千場孫悟空猴戲的許栢昂,創立栢優座劇團以來,就打算以京劇打底,調和傳統與現代,探索京劇在當代的未來性。創作常拆解京劇元素,以拼貼方式構築劇本,他就是為了當下愛滑手機的「滑世代」而寫,以「編寫原創劇本+以導演劇場為主+非線性敘事手法」的方式,啟動與年輕世代觀眾的共鳴。

PAR / 第273期 / 2015年09月號

速寫新生代編劇 孫富叡 站在巨人肩膀 看得更遠

出身戲曲世家,滿滿的戲曲DNA,讓孫富叡走上編劇一途,看似順利成章,但重要的是他有兩位師父——陳勝在、陳勝國,帶領他看到歌仔戲更高更美的風景。孫富叡不甘於只講教忠教孝、男尊女卑、怪力亂神的劇情,他把文學名著《浮士德》改編為《狂魂》、以傳統戲曲挑戰同志議題的《斷袖》、將作家張曼娟小說〈芙蓉歌〉搬上舞台,這些突破性的作品像閃爍的星星,照亮歌仔戲曲的可能性。

PAR / 第138期 / 2004年06月號

夏日鮮逃玩Great Escape

那麼,就旅行吧! 當這城市的高溫令人無法忍受的時候 那麼,就旅行吧! 當存在陷入比單調更糟的單調的時候! 那麼,就旅行吧! 當受害於愛情無所期待的期待的時候 那麼,就旅行吧! 當流雲飄過天際也足以讓你傷感的時候 翻開地圖 你發現 通往N市的任何一條道路 都可以把你引向世界的終點 哪裡才是你啟程以求的他方呢 何不來一場夏日鮮逃玩 逃離城市的高溫 逃離單調的生活 逃離愛情的無所期待 逃離浮雲的傷感 生活在他方的的想望盡在「夏日鮮逃玩」

PAR / 第272期 / 2015年08月號

探訪夢幻星花園 寶塚歌劇團A to Z

寶塚創辦人小林一三原來是個文青? 寶塚有性別歧視嗎?為何只收女生徒,排擠男學生? 寶塚的明星養成之路有哪幾道關卡? 寶塚軍隊般的粉絲文化是如何經營的? 寶塚如何將落魄的溫泉鄉打造成遊客趨之若鶩的觀光城? 當然不只這些,我們還有1001個問題想問寶塚歌舞團,比如:傲視舞台的Bling Bling妝容怎麼畫?寶塚音樂學校千辛萬苦培養出的眾多女明星們後來都去哪裡了?工作人員心目中的首席明星是何等狠腳色?漫畫大師手塚治虫跟寶塚的淵源又是如何?寶塚女孩的一天怎麼過……相隔兩年,機會終於來了! 這個擅於打造女性的「理想型男性」的日本百年老牌團隊,將在本月再次大陣仗訪台,攜經典花組演出《凡爾賽玫瑰》,本期特別企畫除了專訪花組首席男役明日海りお、首席娘役花乃瑪莉亞、資深導演植田紳爾外,也遠渡重洋直擊兵庫縣寶塚大劇場內部,首度公開戒備森嚴的寶塚舞台株式會社,並以廿六個關鍵字A to Z,讓您一次搞懂寶塚歌舞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