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中國話劇一百一十周年慶 突顯國有院團搶食民間市場

今年適逢中國話劇發展一百一十周年,國家話劇院以導演田沁鑫的新作《聆聽弘一》揭開周年慶序幕。因此節慶也啟動了中國各地國有劇團的活力,推出多檔製作,但劇目在主題、內容及製作上乏善可陳,只能以以量取勝壓境的態勢現身。這也突顯了國有劇團雖號稱轉企改制但仍不脫為黨國服務的狀態,而挾豐沛國家資源的國有院團製作,也相當程度地排擠了民間團隊的市場與生存空間。

PAR /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香港話劇團歡慶四十 新劇季以「凝聚戲劇力量」為題

一九七七年成立的「香港話劇團」今年慶祝創團四十周年,當年的創立,可說是為日後香港劇壇奠定後續發展的基礎,並展開專業性的發展。四十周年的這一年劇季節目,以「凝聚戲劇力量」為題,將推出十三個節目,包含新創劇作與翻譯劇作,也在黑盒劇場推出新進創作者作品,創作光譜的多元化,顯見香港話劇團力求平衡不同年齡和期望的觀眾。

PAR /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十四台大戲 六大單元、三地上演 第七屆林兆華戲劇邀請展三月起跑

從二○一○年起,由中國戲劇大師林兆華以個人名義發起的「林兆華戲劇邀請展」,今年已然來到了第七屆,以「每個人和它的命運」為主題,邀請了列夫.朵金、克里斯蒂安.陸帕、歐斯特麥耶等歐陸名導參演,推出六大單元、十四齣大戲,分別在北京、天津、哈爾濱三地演出,可說是中國劇界一大盛事。

PAR /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性別改寫 觀演翻轉 倫敦的四齣莎劇演出

倫敦的莎劇演出可說是各色各樣、菜色豐富,這個春天在倫敦,就有賽門.戈德溫讓女演員演要角的《第十二夜》,被希爾-吉本斯演繹成愛情惡夢的《仲夏夜之夢》,被劇界喻為天才型人物的導演羅伯特.艾克執導、明星安德魯.史考特主演的《哈姆雷特》,還有比利時導演伊沃.凡.霍夫組合三齣莎劇的《羅馬悲劇》等,各有特色的舞台呈現,讓人看到莎翁劇作歷久不衰、與時俱進的魅力。

PAR /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價值觀背道而馳 川普迎來激烈藝術抗議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從競選期到上任後,爭議不斷,與其價值觀背道而馳的藝術界更是反應激烈,除了影劇界拒絕在就職大典表演,視覺藝術界也號召博物館藝廊就職當天關門,而禁止七國穆斯林入境的禁令更是引爆抗議熱潮,公開發言反對,或故意演出這七國的樂曲創作或展出這七國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如今抗議者從個人升級到團體,愈演愈烈,藝術家與川普的衝突可能愈升愈高。

PAR /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戲劇盛會揭曉入選十強 展現多元區域劇場風景

二○一七的柏林戲劇盛會入選名單於二月初公布,除了有德國、瑞士等大城的大劇院外,令人驚喜的是也有知名度不高的中小型劇院如萊比錫劇院、多特蒙德劇院、美茵茲邦立劇院入選,可見獨立評審團的多元品味,這次入選的十強製作裡有許多年輕新進導演,每一齣都飽含文學文本、政治指涉,瘋癲的德式劇場舞台上,用力針貶現世。

PAR /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英國文化之都」在赫爾 展演活動豐富可期

比照「歐洲文化首都」概念,英國從二○一三年起首辦「英國文化之都」活動,期待能為入選城市的社經發展帶來正面影響。第二屆入選城市為位在倫敦北方兩百五十公里的古城赫爾,一整年的活動從一月展開,四季各分四項主題進行,從節目內容與主旨來看,主辦單位不僅向內探索城市歷史,亦有向外宣揚城市形象的企圖心。

PAR /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傳承偶戲技藝 法國加強硬體建設與專業認證

法國對文化藝術的保存與發揚向來不遺餘力,擁有悠久歷史與豐富傳統的偶戲,,自是法國政府致力的重點,早在一九八○年代就成立「國際偶戲學園」與「國立偶戲藝術高等學院」,為偶戲傳承培育人才。二月初文化部長阿祖雷女士更宣布偶戲將獲得文化部「國家標章」殊榮,未來除可享有更多預算,且學位認證與教育制度的層級都有所提昇,讓偶戲在國家殿堂的地位再上層樓。

PAR /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總結去年中國演藝市場 直面不容樂觀未來

年初是回顧與總結過往一年成績的時候,也藉此觀望可能的未來,除了傳統與新興媒體,線上網紅也不缺席,提出個人的觀察與喜好排比。而整體來看去年的中國演藝市場,政治因素造成審批愈趨嚴格,讓創作者在取材上不知所措,而國家資源又偏於國有院團,民間團體生存更難。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二○一七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PAR /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百歲出征再掛帥 老牌遊樂園「大世界」重新開張

一九一七年開幕的「大世界」,是上海知名的綜藝遊樂場,曾有「不到大世界,枉來大上海」的威名,裡面曾有十多個功能不一的劇場,演出遊藝雜耍和南北戲曲、相聲曲藝,是上海人娛樂回憶中的重要部分。在休息了十多年後,在適逢百歲的二○一七年重新營運,轉型後的大世界將重點圍繞非遺表演、展示、傳授等內容,原本生猛民間文化的展現地,翻轉成清雅的高大上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