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在倫敦的地道之中 與愛麗絲相遇

正在倫敦拱頂劇院演出的「沉浸式劇場」作品《愛麗絲的地下冒險》,由「惡童劇團」製作演出。這個從愛丁堡藝穗節紅到倫敦的團隊,為慶祝路易斯.卡羅的著名兒童文學《愛麗絲夢遊仙境》一百五十周年,特地在滑鐵盧站下方的廢棄拱頂隧道中演出此劇,整趟旅程中觀眾將遇見故事中的各個角色:白兔先生、毛毛蟲、瘋帽子、三月兔、柴郡貓、假海龜、紙牌僕人、紅心皇后、愛麗絲……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拼經濟總統上任 藝文政策首重績效

法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確定由年輕的馬克宏入主當政。回顧他競選期間提出的文化政策,多以守成為主,曾當過銀行家的他也強調藝術產生績效。在與表演藝術較相關的政見中,有提到要讓表演場館的主事者性別比更趨平衡,也提出讓更多兒童與青少年有參與藝術的機會,並提出「文化通行卡」的概念,並期望藝術家能身兼十八般武藝,並且積極「走出去」讓世人看到。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上海音樂學院《湯顯祖》 評論風暴看始末

一位研究生發文評論母校上海音樂學院製作的歌劇《湯顯祖》,點出七大硬傷,隨後發了一封親筆道歉信自稱評論行為無知、愚昧,反而引爆討論——個人觀感被指稱為人身攻擊,發文行為被指為不尊師重道,一不小心學生成了網紅……網論沸騰,連中共機關報《光明日報》都以文章反問:如果目光倒回明朝,湯顯祖怕批評嗎?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一紙「道歉信」 揭露中國劇評圈「公開的秘密」

五月初,一封由上海音樂學院學生發出的「道歉信」在表藝相關圈子中廣為流傳,該信作者因之前對母校的製作發文評論,隨即被關切,所以發了公開道歉信「承認錯誤」。由此事件看出中國劇評圈的人情壓力與價值混亂,但仍有人企圖從中突圍「說真話」,如匿名寫評的獨立劇評人「北小京」,單位如「安妮看戲」與「奚牧涼文字倉庫」兩個微信公眾號合作的「觀劇評審團」等。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當美術館成為避難所 比利時FC Bergman《應許之地》

比利時創作團隊FC Bergman的《應許之地》通過場景、空間、物件的變化,高明地運用隱喻手法,從個人的微小困境到世界的巨大困境,討論藝術、生活、宗教與戰爭的關係。美術館被比喻為一艘方舟,一個紛擾世界的和平避難所。然而,藝術有用嗎?藝術能解決人的問題嗎?藝術跟生命狀態如何連結在一起?當戰爭發生時,藝術會是最後的應許之地嗎?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在劇場,當我們討論政治 柏林新戲劇國際藝術節「民主與悲劇」

柏林列寧廣場劇院的「新戲劇國際藝術節」(F.I.N.D.)今年自三月卅日至四月九日舉行,主題正是與近期時事非常貼近的「民主與悲劇」,邀請來自多國的十六組團隊,在劇場中針對政治提出思辨,重頭戲首推義大利導演卡士鐵路奇新作《美國民主》,還有與美國大選呼應的《大選年的加布列一家》三部曲,讓劇場變議場的《投票進行中》與以各面向魔幻呈現哥倫比亞內戰的《不計其數——哥倫比亞的暴力解剖學》等。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登上舞蹈新秀平台 劉冠詳驚豔歐洲舞壇 丹麥奧胡斯Spring Forward舞蹈節

歐陸最重要的年輕編舞家網路平台Aerowaves,四月底在今年度「歐洲文化首都」之一——丹麥的奧胡斯舉辦了Spring Forward舞蹈節,廿組舞蹈團隊,還有藝評人、策展人等齊聚一堂,呈現年輕編舞家創作的多元面貌。其中唯一的非歐洲舞作是台灣編舞家劉冠詳的《我知道的太多了》,甫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大獎的該作也在當地演出時贏得熱烈回響。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華裔作曲家杜韻 歌劇《天使之骨》獲普立茲獎

華裔作曲家杜韻四月初以歌劇《天使之骨》榮獲今年普立茲音樂獎,成為一九四三年首度頒獎以來第七位獲獎的女性作曲家。該劇以寓言方式寓意非法的人口流動;而即使出發點良善的人,也可能被環境所迫改變對非法移民的立場。杜韻表示,以藝術呈現當代社會問題對她而言是很正常的。《天使之骨》最受好評的是其融多種風格於一爐的作曲,正反映出當代社會的眾聲喧嘩。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流亡劇團《冬之旅》柏林首演 難民在劇場發聲

柏林高爾基劇院成立的全新劇團「流亡劇團」,於四月初首演了《冬之旅》,由難民組成的演員透過一場為期兩週的德國、瑞士巴士之旅,在台上虛實交錯,演員把自己的真實故事、身分編織入戲,把在德國所體驗的各種文化震撼都說出口。作品《共同境地》曾來台的導演雅葉.洛能讓《冬之旅》充滿幽默,但笑聲並不輕盈,這齣戲把難民傷痛置放在舞台上,控訴戰火的無情。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拿下九座奧立佛獎 哈利.波特創紀錄

今年的劇場盛事——奧立佛獎於四月初頒發,正在倫敦西區演出的《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創下奧立佛獎紀錄,一舉奪下九座大獎,包含最佳男主角、男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新劇本獎等,其中演妙麗的史瓦濟蘭女演員杜梅茲威妮,當初公布演員名單時受到質疑,現則獲得女配角獎肯定,她在領獎致詞時強調自己身為「難民」的過往,有意回應英國社會現今的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