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316期 / 2019年04月號

超越種族的創作,還是自我辯護? 羅伯.勒帕吉與陽光劇團的《Kanata首部曲:爭議》

因為先前的抗議,加拿大導演勒帕吉與法國陽光劇團的首度合作作品Kanata差點因北美製作方的撤資而胎死腹中,但在陽光劇團藝術總監莫虛金的堅持下,改名為《Kanata首部曲:爭議》在去年十二月底首演。不同於最初橫跨十九至廿一世紀的時代三部曲,《Kanata首部曲:爭議》將時空背景設定於近代,並採用多線敘事描繪族群共生的現象,以及弱勢族群的處境。

PAR / 第316期 / 2019年04月號

人工智慧的愚蠢舞蹈 朱利安.佩維厄的舞蹈影片

早期以概念性行為藝術作品聞名的法國藝術家佩維厄,近年來走向舞蹈編創與創作舞蹈影片,並與當代科技與媒體現況進行對話。佩維厄的編舞靈感來自動作考古學,也就是對技術動作手勢的收集研究,破譯過程背後的意義層次,通過舞蹈語彙,來研究數位技術隱藏的社會學面向。

PAR / 第316期 / 2019年04月號

逃脫舊的籠子、新的標籤 瑞士編舞家巴赫柴特希斯新作《脫逃行為》

編舞家巴赫柴特希斯的新作《脫逃行為》二月中在巴黎龐畢度中心演出,在此作品中,巴赫柴特希斯試圖擺脫陳舊定型的性別規範,透過Voguing舞蹈中誇張的女性化動作,YouTube上真真假假的舞蹈教學影片及藝術家希勒姆爾對 Triadische 芭蕾舞形式的處理,用這些舞蹈語彙來質疑身體存在的真實性。

PAR /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以慶生之名 卡內基廳給你滿滿的貝多芬

卡內基音樂廳的二○一九╱二○新樂季節目出爐,可以發現滿滿的貝多芬,理由是適逢樂聖兩百五十歲冥誕,以慶生為名,共有卅五場音樂會裡有貝多芬,占了全部節目的五分之一,更邀來大咖音樂家如馬友友、慕特等演出,菜色質量俱佳。這一系列裡最具音樂價值的,應該是分別由兩個樂團演出的全套交響曲,一是古樂,一是現代樂器,兩相對照,格外有趣。

PAR /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戲劇盛會」評選結果揭曉 多樣議題隨之發燒

一月底,柏林「戲劇盛會」公布了二○一九年將受邀演出的十個德語區劇場作品,而七人評審團也隨著名單公布,在主辦單位Youtube官方頻道中或媒體受訪中,各自陳述審議過程中的衝突與和諧,或自行執筆為關注的議題下註解。而德語劇場界的共製模式、資源分配、性別與種族爭議等等議題,也隨著入選名單的公布與評審的發言,再掀熱烈討論。

PAR /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普立茲獎劇作《冒汗》 確定轉戰倫敦西區

描述美國中部、以勞工階級為主的城鎮,三位在同一工廠工作的好友,如何因工業困境與美國夢消逝而使友誼破碎的普立茲獎劇作《冒汗》,去年底由丹瑪倉庫劇院搬上舞台,由莉奈特.琳頓執導,因一票難求、好評連連,確定將在今年六月轉戰西區上演。

PAR /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擺了獵奇觀眾一《道》 令人失望的懷舊真人秀

原本預計在去年十月於柏林首演的《道》,終於在去年底在巴黎上演,這齣源於俄國電影導演赫爾札諾夫斯基拍片計畫的演出,在兩週內吸引了上萬觀眾進入展演場域體驗。觀眾在布置成蘇聯共黨時期研究機構中的空間遊走,除了欣賞影片與裝置,也觀賞現場表演,但整個內容卻招來惡評,《道》就像是場譁眾取寵的大型真人秀,充滿了矯揉造作的擬真假象,只映照出觀者貪婪的獵奇心。

PAR /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音樂劇成香餑餑 各路「音」雄逐鹿滬上

中國的音樂劇蓬勃發展,而上海更成為中國音樂劇演出市場中,營運體量最大、市場活力最強的城市,在此勢頭下,上海宣布三月起舉辦首屆「2019上海國際音樂劇節」,包含展演、論壇等多項活動將貫穿一整年,台灣流行樂大咖如李宗盛、周華健,香港劇場名導林奕華均有作品參與,各路「音」雄逐鹿滬上,為音樂劇今後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各種可能。

PAR /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香港電台藝評節目停播 媒體流動下如何拓展藝評空間?

作為公營的香港電台,在堅守廣播方針的開放性與獨立性下,還能顧及商業電台所未能兼顧的文化板塊。然而二○○五年開始的藝術評論節目「演藝風流」,在時代變遷、閱聽模式改變的趨勢下,終究迎來了停播的命運。節目停播一方面反映公營電台欠缺有視野的文化承擔,但更需探索的是,在如此的媒體環境下,藝評要可持續地在公共空間被看見,需要怎樣的方式與策略。

PAR /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性別議題方興未艾 英倫劇場女力迸發 從兩齣新作看性別平權運動下的英國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