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183期 / 2008年03月號

全場反串獨腳秀 精采絕倫詹瑞文 在香港看林奕華新作《萬千師奶賀台慶》

這次這齣《萬千師奶賀台慶》,完全不是「賀台慶」那回事;這回詹瑞文要從頭到尾反串女人,呈現幾齣港劇常見的劇情橋段。這樣一齣沒有情節、或說每段都得從頭開始慢慢建立劇情線的表演,詹氏一方面展現了一位劇場演員的巧思、細膩,也以身體實踐所有可能的能量,在演完之後,從容地鞠躬下場。

PAR / 第180期 / 2007年12月號

大師雲集 星光薈萃 聚焦2008香港藝術節

「香港藝術節」將在明年二月十四日至三月十六日登場,在卅多檔表演中,本刊搶先為讀者在戲劇、舞蹈、音樂類別中,挑選幾個無論如何都要買張機票,飛到香港,不可不看的重點節目。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號

歷經巔峰的璀璨 低調奢華的身影 看西薇.姬蘭與羅素.馬利分特舞作《推》Push

整晚的演出,或許沒有偉大的編舞或創新的點子,但我看到兩位資深老舞者,對舞蹈的執著、對舞台的熱愛及對藝術的尊重。姬蘭沒有猛抬腿地賣弄技巧,反之,褪去鮮豔奪目的鵝絨,奮力地壓低重心,克服長手長腿,磨破膝蓋地練習每個細節。紐約《村聲》的名舞評家Deborah Jowitt以標題〈巨星,寧靜的光茫〉,恰如其分地形容這個演出。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號

非舞之舞 跨界的思考 瑪姬.瑪漢的《哈哈》與利周《我的愛》

巴黎市立劇院三月份演出兩檔「舞」作:首度到巴黎演出的瑪姬.瑪漢新作《哈哈》,以及利周的《我的愛》。不約而同地,兩者都非以肢體之「舞」,反而以裝置藝術的表演概念,呈現舞台上的思考。

PAR / 第184期 / 2008年04月號

奧立佛獎揭曉 《髮膠明星夢》最大贏家

初春的倫敦劇場界,台前幕後最熱中期待的話題,莫過於一年一度象徵英國表演藝術最高榮譽的勞倫斯.奧立佛獎(Laurence Olivier Awards)獎落誰家。三月九日答案揭曉,去年十月上檔的音樂劇《髮膠明星夢》Hairspray,風光抱走最佳新音樂劇、最佳男女主角及配角等四項音樂劇類大獎,成為今年最大贏家。

PAR / 第182期 / 2008年02月號

南法天空下 《微笑王國》綻放東方風 在土倫歌劇院參與雷哈爾輕歌劇

土倫,這個蔚藍海岸邊、拿破崙曾在此創下英勇戰績的歷史小城,擁有一座由巴黎歌劇院的建築師葛尼耶設計、南法最大的歌劇院。去年底德法合作的製作《微笑王國》在此演出,作曲家雷哈爾這齣以中國為背景的輕歌劇,在台籍的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舞蹈總監林美虹的導演下,展現更細膩純粹的東方風格,旅德編舞家俞秀青因緣際會參與該製作,也為我們介紹這個美麗的歌劇院與該劇演出實況。

PAR / 第175期 / 2007年07月號

光影萬象 示現佛陀智慧 進念‧二十面體的多媒體劇場《華嚴經》

佛經《華嚴經》被譽為群經之王,是佛陀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首次宣講的佛法,首先展示佛境的莊嚴華麗,繼而講解因緣法,及修行成佛的階段。特別的是,此經不是用聲音語言演說,而是佛陀以全身放光演繹而成。香港進念.二十面體的多媒體劇場《華嚴經》,正抓住「光」為重要媒介與象徵,深沉又奪目地展現心與世界相容自在的境界。

PAR / 第171期 / 2007年03月號

華文戲劇百年 兩岸四地燦爛風華 第六屆華文戲劇節在香港

兩年一度的華文戲劇節今年再回香港,以「華文戲劇百周年」為今年戲劇節的展演主題,頗見主辦者回顧歷史的用心,今年的展演也是歷屆最為豐富的,除了兩岸四地的精采作品,也看到香港本地的戲劇傳承樣貌,同時也展現了傳統戲曲化入現代劇場的新嘗試。

PAR /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廢棄抽水廠,變身藝術舞工廠 莎夏.瓦茲領軍 柏林藝術新空間「放射系統」啟用

這個座落在史普雷運河旁的空曠工廠可大有來頭,早在一八八○年,它是由柏林政府水利局蓋的第一座創新系統之抽水廠。歷經歷史煙塵,在民間資金與多位藝術家的努力下,今年九月以藝術空間「放射系統 」的新姿態現身,當紅編舞家莎夏.瓦茲應邀擔任榮譽藝術評議主席,帶著舞團進駐,成為柏林新的藝術灘頭堡!

PAR / 第168期 / 2006年12月號

2006年薩爾茲堡藝術節 當代樂音,與莫札特對映爭輝

適逢莫札特年,除了上演莫札特二十二部歌劇外,今年的委託作品也以莫札特為主題──即將卸任的藝術節藝術總監、作曲家魯奇次卡,認為當代作品與莫札特作品可以形成非常平衡的對比,莫札特年只展演莫札特本身的作品顯得太單薄。所以任期內已經為藝術節攢下大量當代曲目的他,這次更是灑大錢演出當代作品如頗受爭議的《查伊德.阿達瑪》、史托克豪森的MIXTUR 200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