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200期 / 2009年08月號
從心理剝繭到剖解身分焦慮
首演於二○○九年三月的「香港藝術節」委約製作《聖荷西謀殺案》,為本年度香港原創劇目的話題之作;作品是年輕女劇作家莊梅岩自英國留學後的首部發表作品。「年輕」和「女性」雖容易把莊梅岩歸納和分類在目前香港舞台劇作家光譜中,但一定是過於約化的詮釋;其才華一直未受意識形態框架所約制,反而更見諸於其作品的格局和題材,正是貫徹了莊一直嘗試跨開存在狀態的探索闊度、直搗人性呈現不同面向的風格,這與她念心理學出身的背景有莫大關係。
PAR /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對抗景氣冷颼颼 劇院聯手促銷求活
金融海嘯威力驚人,倫敦劇場界也難逃淹沒厄運!不少製作因賣座冷清被迫停演,再好的卡司也無法引客上門,為了求生存,各家劇院只好從「票價」下手,大幅降價刺激買氣,不但有四十五齣節目聯手推出優惠,票價十五鎊起跳,連《歌劇魅影》金牌製作人卡麥隆.麥金塔也破天荒推出家庭套票,讓一家四口進劇院一人只要六百多元台幣。
PAR /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美國國家藝文獎 表演藝術獲獎多
小布希任內最後一次 還加頒五項總統公民勳章 美國國家藝文獎是最高榮譽的國家級藝術與人文成就獎,每年均邀全美相關領域代表提名人選,總統最後評選並宣佈獲獎名單,表揚對國家藝文創作、研究、發展、教育和推廣等等有特殊貢獻的個人或組織。去年十一月四日是小布希總統任內最後一次決選該獎並頒發獎項,九組得獎者中,就有五項屬於表演藝術領域。
PAR /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港芭首席舞者解僱風波 引爆管理危機
香港芭蕾舞團年前爆發首席舞者梁菲遭解除職務的風波,引起傳媒熱烈討論。時值該團行政總監離港公幹、藝術總監即將離任的空窗期,董事局的介入人事是否妥適也引發爭議。此一事件也曝露了香港藝團隱藏日久的管治危機。
PAR /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在古蹟中舞動生命關懷
由柏林美麗山區市政府所主辦的藝文活動「美麗山舞蹈之夜」,每年徵選舞蹈家參與演出,演出場地就在市政府裡的古蹟大廳「光庭」。雖然只有一夜的演出,市府仍大費周章地架設舞台、燈光與觀眾席,並負責全部的宣傳行政事宜,讓參與的藝術家能心無旁鶩地編創表演,且因場地的自由,讓觀眾能輕鬆地觀賞。
PAR /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許芳宜主演Clytemnestra 葛蘭姆經典浴火重生
專訪葛蘭姆舞團藝術總監珍耐特.艾柏 瑪莎.葛蘭姆舞團走過兩次重大的經營危機,終於在現任藝術總監珍耐特.艾柏的步步為營下,重回正軌,財務也獲得平衡與穩定發展。去年展開葛氏經典Clytemnestra的重建計畫,以紀念該舞的創作五十週年,並由台灣舞者、前葛蘭姆舞團首席許芳宜擔綱主角,去年九月的試演會即博得眾人喝采。
PAR /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馬勒交響樂入舞,紐麥爾活化芭蕾風景
三月間,巴黎兩座指標性劇院分別有二個重要首演,一是巴黎歌劇院演出美國編舞家紐麥爾(John Neumeier)以馬勒《第三交響曲》全曲編作的芭蕾舞作《馬勒第三交響曲》Troisième Symphonie de Gustav Mahler,另一是市立劇院新任總監迪馬西摩塔(Emmanuel Demarcy-Mota)執導的霍法特(Ödön von Horváth)劇作《卡西米爾和卡洛琳》Casimir et Caroline,同時呈現巴黎承襲並固守傳統,以及新創作不斷衝撞尋找新觀眾,兩個截然不同的企圖。
PAR /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英國人特親切》 引爆「種族歧視」爭議
英國國家劇院新作 諷刺挑戰移民議題 由重量級劇作家理查.賓編作、國家劇院總監尼可拉斯.希特納擔綱導演的《英國人特親切》一劇,上演以來爭議不斷。這齣挑戰英國社會不願談論的移民議題的諷刺劇,為了搞笑與誇張,以刻板印象呈現不同地方來的多種族群,惹惱了被「諷刺」到的各方人馬,甚至在該劇舞台上當場演出標語抗議劇碼。
PAR /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莎夏.瓦茲 新詮舒伯特《即興曲》
愛因斯坦曾言:舒伯特的鋼琴即興曲蘊含自然、抒情、大膽、諷刺及光風霽月的磊落,而瓦茲的《即興曲》也表現了異曲同工之效,並且在美麗的意境中,散發出詼諧而沈重、天真而抑鬱的濃厚情感。
PAR /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新樂季節目公佈 節目減縮但仍有好料
紐約愛樂迎新開出精采菜色 大都會四檔首演令人期待 開春以後,傳統上是美國表演藝術機構宣布新季節目的時候。這原本是最讓樂迷劇迷興奮的日子,滿心期待九月開始有什麼不可錯過的節目。然而自從去年年底以來,由東到西不斷傳出的大小團體破產、縮編、取消演出的消息,突然叫人警覺:別以為有表演可看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