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上海:周立波一張嘴,「海派清口」撐起半壁江山
去年到今年,上海最夯的話題人物,非周立波莫屬。他以「海派清口」的上海話脫口秀表演,不但做政治模仿秀,甚至談論財經問題,蔚為時尚。今年春節期間,大陸各地衛視轉播普通話版本的「壹周立波秀」,又成了觀眾和媒體討論爭議的來源,對於他能否征服北方觀眾乃至海外觀眾,將「海派」文化發揚光大,又或是曇花一現,還是未知之數。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巴黎:陽光劇團《未竟之業》 借古諷今理想熱情不再
離上次作品《浮生若夢》發表四年後,陽光劇團的新戲《未竟之業》Les naufragés du Fol Espoir 終於在今年二月三日舉行首演,這個眾人引領期盼許久的四個小時大戲,推出後果然又引起一陣劇場旋風,上演都已經快兩個月,至今媒體還是佳評如潮、推薦不斷,看來大師莫努虛金的作品,已經不單只是場戲劇演出,簡直是拋出一個可以引起眾人討論的社會議題了。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倫敦:彼得.布魯克《十一與十二》 探討宗教議題--去年巴黎首演 今年二月轉戰巴比肯中心
國際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新作《十一與十二》,自去年底在巴黎首演後,今年二月轉往倫敦開始國際巡演。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演出的該劇,劇情是關於西非於一九三○年代法國殖民時曾實際發生的宗教紛爭,布魯克透過這齣劇探討深刻的宗教議題,也探討生命與死亡、時間與結束,並強調戲劇能給每個觀者不同的體驗。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斯圖加特:國際獨舞劇場藝術節,台灣舞者吳孟珂奪冠
「斯圖加特國際獨舞劇場藝術節」是個激烈的競賽平台,由於主辦品質口碑與高額獎金,每年都吸引各國舞者前來競技。今年三月,來自台灣的舞者吳孟珂與法國編舞家柯默史坦茲(Antonin Comestaz)合作的《她》SHE獲選參賽,結果吳孟珂獲得「舞蹈獎」第一名,柯默史坦茲獲得「編舞獎」第三名,《她》又獲得「觀眾票選獎」,是今年的最大贏家。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紐約:同志題材掀熱潮 豐富多樣兼具歷史景深
有人或許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紐約本來就是美國同志運動的大本營,劇場界又是對同志比較友善的地方,紐約甚至每年有專門的同志戲劇節(HOT!),同志戲何奇之有? 然而這場同志熱,並不是在小眾的同志劇場裡演出,也不是有人刻意規劃,想抓住的觀眾群,顯然也不止於同志觀眾。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作品的多樣性。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文化帶動經濟的實踐舞台--2010阿得雷德藝術節
一九六○年舉辦第一屆,之後每兩年舉辦一次的「阿得雷德藝術節」,是全球數一數二的「文創產業」成功案例。藉著大規模、多角度的藝術展演活動,帶動了整個城市的文化風貌建構與經濟活絡。跟著州長麥克.萊恩的獲選連任,也將兌現他的競選承諾:將藝術節改為每年舉辦!而且政府將會投注經費每屆高達二億四千萬台幣。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阿格麗仳娜》 歌劇與時尚的絕美相遇--邂逅雅克伯斯與拉夸的巴洛克美學
巴黎時尚設計大師克利斯瓊.拉夸,應柏林菩提大道國家劇院之邀,與指揮家雷奈.雅克伯斯與導演文森.布薩爾,合作了韓德爾的早期歌劇《阿格麗仳娜》,於二月份演出。拉夸精緻的巴洛克風服裝,與劇情角色的貼合呼應,讓精采的演出與音樂更顯出色。
PAR / 第206期 / 2010年02月號
巴黎:法國導演+東方團隊 跨文化劇場新潮流
近來巴黎的劇場界,出現了一股法國導演與東方表演團體的跨界合作潮流。如MC93博比尼Bobigny國立劇院與中國北京戲曲藝術學院合作的《水滸傳》,以及巴黎城市劇院即將上演的,由法國導演Arnaud Meunier與日本劇作家平田織佐合作,改編自法國劇本《墜海》的《往高處飛》。
PAR / 第206期 / 2010年02月號
倫敦:「藝文觀察員」上路,評估藝術活動品質
為了讓公共補助的大餅劃分更具公信力,英國藝術基金會新近實施了「藝文觀察員」制度,透過徵選出來的一百五十個藝文觀察員,來參與藝術委員補助的八百八十個機構的活動,並且評估參與活動的品質。這些藝文觀察員的身分與姓名都是公開資訊,以免增加藝文機構的猜忌與糾紛。
PAR / 第206期 / 2010年02月號
柏林:《屠宰場裡的聖女貞德》 新世紀的史詩劇場
擅長改編經典文本的導演尼可拉斯.斯泰曼(Nicolas Stemann),在全球經濟危機仍沸沸揚揚之際,在柏林德意志劇場(Deutsches Theater)執導了布萊希特的作品《屠宰場裡的聖女貞德》Die Heilige Johanna der Schlachthöfe,用劇場裡的革命來反映二十一世紀的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