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第317期 / 2019年05月號

我們需要一間國家級表演藝術圖書館

在這公共圖書館體系缺乏龐大藝術圖書收藏品的台灣,我們真的很需要一間大型公共表演藝術圖書館,不專屬於任何藝術大學師生,也不是寄居於國家兩廳院底下,而是一座開放給全民借閱使用的圖書館,否則在台灣音樂家...

第317期 / 2019年05月號

戲劇,是重複,還是重述?

在看他的作品時的我,是全面打開,感受著情感與思考的同步衝擊,因而比別的時候……興奮、快樂——儘管,它也讓我面對哀傷、憤怒、無明。 在一個又一...

第317期 / 2019年05月號

如何掌握局面、完成演出?

掌握一個局面,其實外在呈現很重要。透過個人行為所展現的,被他人觀察到的表現就是直接訊息的溝通。各位舞台監督們,進排練室與進劇場時,首件要事就是在場內的下舞台中心區,建立舞台監督的工作區及攜帶充足的...

第316期 / 2019年04月號

送禮費周章

出國時,我也常會在博物館挑選禮物以備不時之需,梵谷美術館色彩優美的大圍巾、別針等適合給氣質出眾的長輩,文創型的文具或小物適合給創作者,會帶來叮叮脆響的小鈴噹、小樂器、小風鈴等,也都是頂能讓人解憂的...

第316期 / 2019年04月號

一幢歌劇院的誕生奇遇記

二○一三年五月,造價43.6億元(臺中市政府負擔廿二億)的「臺中大都會歌劇院」,被順利送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二讀通過的法條內,升格成為「臺中國家歌劇院」,而市議會補上了「土地產權仍屬台中...

第316期 / 2019年04月號

戲劇,是樣品屋,還是量身訂做?

由K歌的不需要空間,可以解釋情感為什麼也不需要:當曲中那個「我」是世界的中心,別人的存在只是配合「我」的存在,一個人浮沉其中,說是自由可以,說是寂寞可以。而當寂寞難耐,多一分空隙便是多一分痛苦。這...

第316期 / 2019年04月號

無畏的回報反饋 製作的順利關鍵

在演出製作,無畏而開放的回報反饋通知行為,其實是不斷的更新資訊,是時時刻刻地保持一個組織在同步與進步的步調中,讓每個人都處於同一資訊水平。讓資訊在蒐集建立過程後被正確地理解,到在被運用的過程中,資...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太歲頭上要動土

有時是針對音樂、有時是劇中人物,有時表現方式,在眾多可能的改變中,他至多只會擇兩個關鍵點來討論。太歲頭上雖可「動土」,但不能動大土!什麼是關鍵?什麼是可行的關鍵?是提出一個方向?還是有一定要改變的...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當藝術遇上經濟 化身博士的兩難

追求「不可勝數的多與新」之下,有可能只是「無可承受的少與輕」嗎?就像拙政園的景色,只能欣賞卻無法購買,這不只是如桑德爾所說的「錢買不到的東西」,而是「不能用錢去購買的東西」。搞不好這種看待文化與藝...

第315期 / 2019年03月號

戲劇,是放大鏡,還是顯微鏡?

歐斯特麥耶的《義大利之夜》在我看來很有意思的,是四個女性角色所反映出的一個共通點:男性和他們想像中的自己,與女性在跟他們相處之後所認識的他,可以不是同一人。而「理想」和「現實」的落差,不止存在於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