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PAR / 第198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台北電影節 看見不一樣的墨西哥
台北電影節邁向第十一屆了,今年的主題城市是柏林,兩廳院在二○○六年曾經以「德國狂潮」引進了德國在國際舞台引領風騷的團隊與表演藝術現況,今年台北電影節,將讓我們看見德國電影的發展。而另個主題「拉美小輯」,則讓我們看到墨西哥嶄新的電影力量。
PAR / 第198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伍迪.艾倫 美國境外揮灑自在
以犀利、神經質的喜劇特質著稱的電影大師伍迪.艾倫,拍片幾乎從不離開紐約的他,卻從二○○五年七十歲時,走出紐約走出美國,一連在英倫與歐陸拍了四部電影,在異國的氛圍中更顯文化差異的諷刺,讓大師的犀利更有發揮空間。
PAR / 第200期 / 藝@CD
非要等到老摳摳,才能演奏爵士樂?
如果每當聽到爵士樂,你總會想到泛黃的照片?黑白的電影?或是一杯陳年的白蘭地?其實爵士樂可不是老人玩的音樂,像藍調之音當年組成的Out of The Blue,成員可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子,卻有著高超的樂器技巧與流暢的即興演奏,現今也都成為當紅的大師級人物……。
PAR / 第200期 / 藝@電影
爸爸,讓我們一起看電影去!
八月是屬於父親的月份,父子之間的種種故事,也藉著影像在此展開述說。《爸…你好嗎?》、《不能沒有你》以父子親情為主軸,鋪展社會觀察;《陽陽》與《米芽米咕人》都因父親的缺席,啟動主角的生命歷程。父親的在與不在,顯然都是人生的重要關鍵……。
PAR / 第200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七之外的丹尼爾.克雷格
最新一任的○○七——丹尼爾.克雷格,以自己的獨特風格展現了一個與之前的○○七截然不同的詹姆士.龐德,更具人性也更深沈。其實這對演技出色的克雷格來說,是讓自己被「重新發現」的轉捩點,回首他當○○七之前拍的電影,也有不少表現優異之作,他卻未成為觀賞的焦點。
PAR / 第196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古色古香的聽覺饗宴─波士頓交響音樂廳
波士頓交響音樂廳,是美國最早的專業音樂廳,更可說是世界上音響效果最好的三個音樂廳之一。而波士頓交響樂團則是美國極佳的管絃樂團之一,其水準甚至和「芝加哥交響樂團」、「紐約愛樂」難分軒輊,被評選為美國最好的五大樂團之一。
PAR / 第193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童話城市中的醇美音響—布拉格魯道夫宮
布拉格的知名音樂殿堂——魯道夫宮,外觀神似德國境內的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原來前者正是參造後者所建。建於一八七六至一八八四年間的魯道夫宮,是當時的王室為支持文化藝術而建,所以原始設計就是要蓋出一座既可演出,也可供繪畫藝術展覽的場地,所以其中有捷克愛樂樂團駐在的「德弗札克廳」,也有捷克相當重要的國家藝廊。
PAR / 第193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表演、美食自己來 感恩祈願「藝」整年
經濟不景氣,尾牙怎麼過?其實,大部分的表演藝術團體是沒有尾牙的,頂多自掏腰包聚聚餐;少數舉辦尾牙餐會的團體,也是將自家的資源長處發揮盡致,要表演自己來,要美食自己做,充分展現表演團隊平日的DIY手動及創意精神。現在就讓我們搶先一步,看看表演團體們的鼠年尾牙,大家如何歡度。
PAR / 第196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林磐聳:文化為核心,開展創意產業同心圓
文化人看重文化資源,經濟部則重視產業價值。而林磐聳認為此三者應是「同心圓」概念,也就是「文化」位於同心圓的最內圈;「創意」位於第二圈;「產業」位於最外圈。從內圈到外圈,從核心產業到應用產業,「如果沒有核心價值,會造成失焦。」三者關係,文化是創意與產業的發源核心。
PAR / 第194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工業革命的文化遺產─倫敦皇家亞伯特廳
座落於倫敦肯辛頓區的皇家亞伯特廳(Royal Albert Hall),從一八七一年開幕以來,便成為英國人民最喜愛且引以為傲的文化地標之一。這座有著透明大穹頂的紅磚圓形建築,外觀酷似鑲著奶油邊的結婚蛋糕,內部設計則充滿羅馬競技場風格,一層層的紅色華麗包廂座席,圍繞著中央底層的多功能場地。傳奇樂團披頭四、拳王阿里、網球名將山普拉斯都曾在此接受眾人喝采,風靡全球的「○○七」電影與《哈利波特》小說也在此舉行首映會和首賣會。而廳內最具代表性的藝文盛事,莫過於每年夏季由上百位樂壇名家接力演出,長達兩個月的「逍遙音樂節」(BBC Proms)了。音樂節期間,萬名樂迷群集朝聖,廳內販售的歷年現場錄音CD,也成了遊客們來此一遊最受青睞的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