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A Bigger Picture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企畫特輯 Special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號人物 People
-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 劉怡汝 演出不是謝完幕 就什麼都結束了 / 採訪 黎家齊、李秋玫 文字 李秋玫 記錄整理 羅又莛 / 34
-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 歡迎大家走進來 也要走到世界交朋友 / 採訪 黎家齊、李秋玫 文字 李秋玫 記錄整理 洪珮僖 / 38
- 歌仔戲資深旦角許秀年 娘子永遠不訴苦 / 文字 陳淑英 / 42
- 美國爵士女歌手潔絲米雅.虹 沒要唱情歌給你聽 / 文字 賴曉俐 / 46
- 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八月啟動 這一夏 讓我們盡情搖擺 / 文字 游維如 / 49
企畫特輯 Special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哈囉!你參與了嗎?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52
- 五個關鍵詞 解碼「參與式藝術」 / 文字 謝佩君 紐約州立大學藝術史所博士生 / 53
- 從參與式藝術 到生態人文主義 訪「2018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吳瑪悧 / 文字 謝佩君 / 56
- 反思藝術消費習慣 探討與日常生活關係 訪「2018台北藝術節」策展人鄧富權 / 文字 張慧慧 / 60
- 三張圖搞懂易混淆的事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64
- 邀你出資玩遊戲 然後在真實人生發酵 訪《金錢眾議院》導演賽斯.漢諾 / 文字 白斐嵐 / 68
- 觀眾不只是觀眾,是每一個人 訪參與式劇場創作者張吉米 / 文字 張慧慧 / 70
- 素人參與/跨領域協作 創作者讓出位置 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 文字 張慧慧 / 72
- 你跳我跑 一起奔向藝術的歡樂慶典 訪《放跑馬拉松》創意主演崔斯坦.米虔與貝珂.李德 / 文字 白斐嵐 / 76
- 在舞蹈中尋找「超然的平等」 訪《歡聚今宵》編舞家傑宏.貝爾 / 文字 王世偉 / 78
- 有所感才有所知 請勾引我參與你的藝術 參與式藝術的觀眾感知意義 / 文字 樊香君 舞評人 / 82
- 從中產階級的閒暇到多重平行的世界 集群與體驗結構的變遷 / 文字 王柏偉 藝評人 / 84
- 你設計、我中計 一次劇場的共謀體驗 編導洪唯堯 ╳ 職業觀眾/製作人孫平 / 主持 周伶芝 藝評人 文字整理 張慧慧 / 88
企畫特輯 Special
即將上場 Preview
焦點專題(一) Focus
- 「崑」與「能」 如夢似幻的回探與創新 關於台日共製的《繡襦夢》 / 文字 陳茂康 / 100
- 實驗新編中日絕學 讓傳統勇於探索傳統 訪《繡襦夢》主演溫宇航 / 文字 陳淑英 / 104
企畫特輯 Special
- 婉約歌聲相伴 說當年的新北女性故事 鄧麗君經典歌曲音樂劇《何日君再來》 / 文字 陶維均 / 108
- 從推理到愛情悲劇 探索故事背後的本質 韓國原創音樂劇《王世子失蹤事件》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10
演出評論 Review
新銳藝評 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 2018-2019新樂季搶先報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19
- 英國、美國 從議題出發 鑑往開來探索音樂價值 / 文字 吳毓庭 印第安納大學演奏碩士 / 120
- 德國、法國 新總監注入活水 老搭檔昂揚前行 / 文字 鄭巧琪 / 124
- 中國、香港、澳門 揮灑經典致力創新 多樣化中追求品牌延續 / 文字 張瑋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碩士 / 128
- 跨越國界 再創高峰 台灣新樂季觀察 / 文字 李秋玫 / 130
- 推薦焦點一:音樂與戲劇 戲說音樂熱鬧非凡 東西競豔各自繽紛 / 文字 賴家鑫 樂評人 / 131
- 推薦焦點二:名家名演 眾星雲集 氣勢磅礡各有千秋 / 文字 陳昭儀 華納音樂國外部古典行銷經理 / 132
- 推薦焦點三:新秀音樂家 閃耀新星登場 喜迎樂壇新「聲」代 / 文字 張偉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博士候選人 / 133
- 推薦焦點四:主題系列 跟著主題走 整個城市都是我的主打歌 / 文字 李永忻 樂評人 / 134
- 推薦焦點五:室內樂 精緻巧琢優雅呈現 多元探索綻放新象 / 文字 蔡育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博士 / 135
- 推薦焦點六:國人作品及委託創作 在地樂曲新舊齊發 各世代澎湃上場 / 文字 賴家鑫 / 136
- 這個樂季,我想看的節目是…… / 文字 周凡夫、林伯杰、林采韻、劉思楨、歐頭、鄭翠蘋 /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