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焦點
- 讓音樂與肢體共舞 劉鳳學談新舞作《靑春之歌》兼及卡爾.奧福的音樂創作理念 / 文字 張維文(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戲劇研究所藝術碩士) / 4
- 主流外的震撼 碧洛伯樂斯化現代舞為歡樂果 / 文字 戴君安(台南家專舞蹈科講師) / 8
- 「美女」何以「涅槃」? 兼談朱民玲鑽研花旦表演藝術的歷程 / 文字 貢敏(戲劇學者) / 10
- 淚人兒花旦朱民玲 / 文字 胡惠禎(本刊編輯) / 10
- 再唱一段「馬關」百年,思想起 「台灣音樂一百年」管弦樂之夜音樂會 / 文字 陳郁秀(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任) / 13
- 表演藝術與宗敎的第三類接觸 《梵音樂舞──禮讚十方佛》演出的由來 / 文字 吳士宏(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 / 16
台前幕後
- 把劇場當事業來做 李國修的劇場夢 / 訪問.整理 陳珮眞(特約撰述) / 19
- 密獵「夢遊者」 《洪堡親王》在台灣 / 文字 林亞婷(本刊編輯) / 22
- 如迷霧中前航的船 舞劇《醮》服裝創作 / 文字 葉錦添(美術設計) / 24
系列專題
里程碑
專欄 Columns
- 重拾劇場散落的民間活力 新劇演出資料的蒐集與研究 / 文字 邱坤良(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 / 41
- 害怕「看見」的觀衆 / 文字 平路(作家) / 44
- 對台灣當前「西式音樂」現象的省思 / 文字 張己任(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任)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