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其他分類
- 努力經營民眾的藝文品味,比想如何搶食消費券還重要的多 / 文字 喻小敏 / 12
- 國策顧問必須放在體制運作中,才能發揮實效 / 口述 漢寶德 採訪整理 周倩漪 / 12
- 什麼時候不再忽冷忽熱? / 文字 盧健英 / 13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焦點專題(一) Focus
- 菲利浦.香堤:我的戲,是一個內在狀態與情感的旅程 / 文字 馬照琪 / 20
- 舞台的存在是要使我們跳下深淵 菲利浦.香堤的創作之祕 / 整理 朱安如 / 24
- BlueScreen:我在尋找一種詩意的溝通 / 文字 廖俊逞 / 26
藝號人物 People
- 納丘.杜亞托 讓慾望與想像奔馳如飛 / 文字 俞秀青 / 30
- 杜亞托:當編舞家最重要的是「有話要說!」 / 文字 俞秀青 / 33
- 林望傑:音樂是我的職業,更是我的Mission / 文字 余濟倫 / 36
即將上場 Preview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璀璨經典—基洛夫芭蕾 Mariinsky Kirov Ballet / 文字 張超然 / 44
- 恆久閃耀的俄國之光 基洛夫芭蕾舞團的故事 / 文字 張伯順 / 46
- 尤里.法提耶夫:我們跳巴蘭欽,也跳威廉.佛塞 / 文字 古曉梅 / 50
- 風格恢弘大器 世界所向披靡 從法式浪漫中創造俄式古典 「基洛夫人」影響深遠 / 文字 張永煜 / 54
- 俄國舞星,為何閃耀世界? 關於俄國芭蕾舞星的10問 / 文字 周倩漪 / 56
- Two is One 西方的前衛在東方 / 記錄整理 張育嘉、陳安伶、劉昌漢摘錄整理 耿一偉 / 60
企畫特輯 Special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回想與回響 Echo
其他分類
新藝見/新銳藝評
焦點專題(一) Focus
- 不只有音樂 各團走入人群抗低迷 減票價、減場次 精算效益回饋樂迷 / 文字 李秋玫 / 82
- 正視市場需求 讓劇場更靠近觀眾一點 化危機為契機 不景氣中更見超人氣 / 文字 廖俊逞 / 84
- 向來都是「舞蹈冬天」 計畫照走咬牙苦撐 / 文字 周倩漪 / 86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不死的藝術彩蝶—梁祝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90
- 真愛亙古 傳奇溯源! / 文字 李秋玫 / 92
- 淒美樂章 命運跌宕糾纏 / 文字 林琬千 / 94
- 「中國音樂」大哉問 《梁祝》一曲解謎? / 文字 張己任 / 96
- 琴弓來去 深情款述英台衷腸 / 文字 歐頭 / 98
- 從電影到舞台,不朽的愛情傳奇 / 文字 廖俊逞 / 102
- 古今常民的創意大接龍 永生不滅的《梁祝》 / 文字 楊忠衡 / 104
- 大江南北 蝴蝶翩翩傳唱人間 / 文字 黃醒醒 / 108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 馬戲學校畢業演出 技藝精湛趣味多樣 / 文字 羅苑韶 / 110
- 倫敦國際默劇節 沒有語言的神奇花園 / 文字 劉郁青 / 111
- 魯巴托舞團《三男奔跑》 舞出男人的喪父心情 / 文字 俞秀青 / 112
- 大都會歌劇院 開源節流渡經濟寒冬 / 文字 王如萍 / 113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豈一個「大」字了得—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 / 文字 陳煒智 整理 陳芸芸 / 120
- 艾維.費雪廳 為了親民卻讓音響失色 / 文字 陳煒智 整理 陳芸芸 / 124
- 刀片大樓裡的林肯爵士中心 / 文字 陳煒智 整理 陳芸芸 / 125
- 丁乃箏 在香格里拉的電影初體驗 / 文字 朱安如 / 126
- 看漫畫!燃起你的劇場熱血吧 《玻璃假面》及其他 / 文字 姜富琴 / 128
- 拆掉標籤之後 / 文字 吳家恆 / 130
- 從此岸到彼岸 / 文字 林慈音 / 132
- 三月春天,電影紛紛起「舞」 / 文字 田國平 / 134
- 走進前衛音樂大師的生活世界 / 文字 田國平 /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