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契訶夫的中年 / 文字 王浩威 一位經常出沒在極緻藝術殿堂和前衛怪誕廢墟的觀眾。偶而寫寫評論和文學創作,剛好是專攻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 / 6
- 大家來學戲劇 / 文字 陳玉慧 旅德作家,現任《聯合報》駐歐特派員。曾是劇場演員、導演。文學作品有《徵婚啟事》、《你今天到底怎麼了?》、《巴伐利亞的藍光 / 8
- 誰在與我們搶觀眾?! / 文字 溫慧玟 / 10
- 春花與春鬥 / 文字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兼藝術總監。知名舞作有《薪傳》、《我的鄉愁,我的歌》、《流浪者之歌》、《水月》、《竹夢》、《行草》等;二○ / 12
- 逛街三部曲 / 文字 Zoe佐依子 / 14
藝號人物 People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靚 Chic & Shining 靚世代,出列!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0
- 台灣製造 瑪莎葛蘭姆傳人─許芳宜 / 文字 徐開塵 / 22
- 從高雄縣彌陀鄉到德國卡薩爾 飛得又遠又漂亮的柱子─伍國柱 / 文字 李俊明 / 28
- 劇場新偶像 台灣劇場小天后─徐堰鈴 / 文字 黃麗如 / 34
話題追蹤 Follow-ups
- To Wait or to gain Weight──他不重,因為他是天籟之聲 / 文字 Zoe佐依子 / 38
- 東京噪音下的新舞蹈 解讀影像世代的身體風格與城市意義 / 文字 林于竝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助理教授 / 40
- 奇觀之下,「人本」何在? 關於視覺化影音劇場的一些觀察 / 文字 王嘉驥 視覺藝術策展人及藝評 / 42
- 影像入侵,劇場也瘋狂?! 影像與劇場共舞的LONG STORY / 文字 田國平 / 44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 悠悠半生緣 舞台閱讀張愛玲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47
- 性格,決定了愛情和命運 我與張愛玲的《半生緣》 / 文字 林奕華 「非常林奕華」藝術總監,《半生緣》導演 / 48
- 演出「張愛玲」,顛覆「顧曼璐」 遇上林奕華,丁乃箏經歷角色新體驗 / 文字 廖俊逞 / 52
國際藝訊GLOBAL STAGE
即將上場 Preview
特別企畫(三) Feature
- 閱讀契訶夫的六個角度 / 文字 李立亨 戲劇學者、「綠光劇團」團長 / 78
- 百年之後,為什麼仍是契訶夫?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78
- 透過契訶夫,看見變動時代的本質 看黃建業如何重建《櫻桃園》 / 文字 廖俊逞 /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