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藝術節
環球舞台
新秀登場
台前幕後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表演藝術比賽面面觀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9
- 最深入民間的舞蹈滋養地 看台灣三項舞蹈比賽 / 文字 王凌莉(文字新聞工作者) / 20
- 民間戲曲競技場 戲曲比賽在台灣 / 文字 劉秀庭(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 / 22
- A與B比的是什麼調? 談「台灣區音樂比賽」與「全國音樂比賽」的問題 / 文字 陳樹熙(作曲家、指揮) / 28
- 跨不出校門口? 戲劇比賽在台灣 / 文字 于善祿(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講師) / 30
- 他們是力與美的表徵 看國際芭蕾比賽怎麼比 / 文字 陳德海(紐約大學舞蹈教育博士) / 35
- 舞蹈奧林匹克大會 細探美國傑克遜城國際芭蕾舞大賽(USAIBC) / 文字 許鳳真(美利堅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 36
- 榜落誰家,廣寒互見 從國際芭蕾舞大賽看台灣、大陸芭蕾的發展 / 文字 陳德海(紐約大學舞蹈教育博士) / 40
- 比賽已經太多? 樊蔚慈訪音樂比賽觀察家阿林克與Soon-Deog Kwon / 記錄整理:陳筱如 / 42
- 國際音樂比賽選介 / 文字 賴惠娟(本刊編輯) / 44
世界劇場
十年演藝
非演評
演出評論 Review
回想與回響 Echo
- 愈「陳」愈香.愈「變」愈辣 記紐約「開襠褲」劇團Split Britches香港演出 / 文字 游靜(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女兒戲─香港國際女性劇場節》 客席策畫) / 67
- 光影的轉折與消逝 唐山皮影戲傳統劇觀後 / 文字 邱一峰(台北大稻埕偶戲館研究員) / 72
- 舞在四月的須臾 從「須臾時集」看楊銘隆的表演 / 文字 胡民山(舞蹈工作者) / 76
- 感性海洋中的理性支柱 記阿格麗希與國立藝術學院管弦樂團 / 文字 諸大明(東吳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