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勒帕吉《癮•迷》 三度空間劇場寓言
加拿大導演羅伯.勒帕吉繼《安徒生計畫》之後,作品再度來台,演出廿五年前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癮•迷》,全新製作結合精采視覺特效,演繹一場關於愛與孤獨的劇場寓言。
2016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羅伯.勒帕吉×機器神《癮•迷》
4/15-16 19:30 4/17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被國際媒體讚譽為「世上最閃耀的劇場巫師」的加拿大導演羅伯.勒帕吉,繼《安徒生計畫》、《眾聲喧嘩》之後,作品再度來台,演出廿五年前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癮•迷》,全新製作結合精采視覺特效,由加拿大知名演員馬克.拉布黑契(Marc Labrèche)擔綱演出勒帕吉當年角色,演繹一場關於愛與孤獨的劇場寓言。
《癮•迷》採用時空交錯的手法,描述一九四九年法國詩人導演尚.考克多在紐約,與美國爵士樂好手邁爾士.戴維斯在巴黎,以及現代時空中的加拿大魁北克演員羅伯,他們同時經歷了情感上的折磨與沉淪毒品,這三條平行發展卻又相互交織的故事線,以完全相異的風格展開,呈現出他們既獨特卻共有的生命歷程。
為何重製這齣製作?羅伯.勒帕吉表示,廿五年的時光會讓人變成另外一個人,而在主題上,對愛,對上癮,對世界的議題,也會產生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有些東西,當事人只有在事過境遷後很久才會真正瞭解,尤其是涉及愛的感覺與關係衝突時更需如此。
羅伯.勒帕吉說:「此劇的結構以三位失去愛情的男性為主。在第一版本中,三段交叉的故事份量並不平均,兩位白種人的角色都有台詞,而且以活生生的人物出現;然而,邁爾士.戴維斯卻以一個無聲、平面的影像呈現。因此,這次我覺得必須邀請其他演員上台飾演這位著名的小號手。」這一次重製演出與第一版最不同的地方在於邀請了黑人演員衛斯理.羅伯森三世(Wellesley Robertson III)詮釋邁爾士.戴維斯這個角色,希望讓這個人物更加立體,也更具人性。
在舞台設計方面,不同於著重拼貼效果的第一版,此次更強調舞台立體感的延伸,在劇場中營造出三度空間的視覺幻象。隨著劇情的推演,搭配出大量的投影效果,讓場景千變萬化,一下是旅館房間,一下是紐約街頭。舞台上不停旋轉的空心立方體,不僅有效地變換場域,暗示角色內心失衡的狀態,更刻畫出他們無法擺脫情感糾纏的苦楚。
【欲知更多詳情,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16年3月號特別企畫「一個人,在舞台上——獨角戲的奧秘」〈在有限的舞台上 開展無限的旅程 羅伯.勒帕吉的獨角戲創作〉〈我選擇劇場 因為劇場充滿了魔幻 專訪羅伯.勒帕吉〉〈《癮.迷》 時空交錯的愛戀苦痛〉;免費下載《PAR表演藝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