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小劇場試營運 《寺山修司來訪╱狂人教育》登場
導演黎煥雄對日本劇作家寺山修司的作品一向深有感悟,本週,他帶領東海大學表演藝術與創作碩士學程的師生,一起追索寺山修司慧黠舒放的手筆,在疫情恢恢網網的威脅下,完成劇情詭奇、充滿啟示的作品《狂人教育》。
《寺山修司來訪╱狂人教育》
10/23-24 19:30 10/25 14:30
台北 牯嶺街小劇場
導演黎煥雄對日本劇作家寺山修司的作品一向深有感悟,本週,他帶領東海大學表演藝術與創作碩士學程的師生,一起追索寺山修司慧黠舒放的手筆,在疫情恢恢網網的威脅下,完成劇情詭奇、充滿啟示的作品《狂人教育》。
「到底是誰,總是和大家不一樣?」正常與不正常,群體與個人,我們該用什麼方式存在於今日的社會?想成為自己,成為人,代價很大。《狂人教育》是一個從離家劇作家的皮箱中長出來的故事:愛蝴蝶成痴的哥哥、斜眼的爺爺、結巴的爸爸、淫蕩的姐姐、養著紙做的貓的奶奶,還有一個患有小兒麻痺的女孩。因為法醫的一句話,他們在餐桌上共謀著:必須殺掉那個可能危害家族名譽的神經病。這些奇奇怪怪的家庭成員,各會如何出招?而這張審判的餐桌,只是劇作家寺山修司的一個夢境,還是他所存在的世界?
擔任製作人的東海大學表演藝術碩士學程主任蔡奇璋表示,《狂人教育》舉凡劇本擇取、文本修訂、版權議定、音樂譜寫、表演訓練、偶戲編排、服裝設計、舞台構成等面向,每一環節都是新的嘗試,所有任務都是新的考驗,「在黎煥雄導演的引領下,我們步入人煙較為稀罕的那條路;雖說沿途地勢險奇,行進時必須留心腳下的顛頗崎嶇,但在逐漸適應路況後,卻也因而得見柳暗花明的曼妙風光。」
他說,熬過疫情混亂顛盪的時刻,重新啟動這部原本應於今年春天在臺中歌劇院小劇場上檔的製作,並且克服難關揮軍北上,將寺山修司此一有如現代啟示錄的傑作,帶至即將整修完成、再度開幕的牯嶺街小劇場演出,與北部的舊雨新知交流切磋,共同履踐一個對劇場藝術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