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APP下載
  • 正體
  • 簡體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登入 / 註冊
第343期<br>2021年12月號 第343期
2021年12月號
購買雜誌
  • 會員登入
  • 會員註冊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新訊
    • 藝文映像
    • 藝視窗
  • 目錄
  • 連載
  • 國際
    • 城市話題
    • 跨界激盪
    • 全球搶先看
  • 專題
    • 特別企畫
    • 焦點專題
    • 封面故事
  • 人物
    • 藝號人物
    • 聚光燈下
    • 藝次元曼波
    • 紀念大師
  • 演出
    • 編輯精選
    • 即將上場
    • 企畫特輯
    • 節目掃描
  • 評論
    • 演出評論
    • 新銳藝評
    • 回想與回響
  • 話題
    • 話題追蹤
    • 兩廳院櫥窗
  • 藝活
  • 商品
    • 雜誌
    • 書籍
    • CD
    • DVD
  • 頻道
《PAR表演藝術》 169 期 / 2007年01月號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 兩廳院20週年歡慶系列

1987~2006—兩廳院二十.大事件

整理 廖俊逞
AAA
Facebook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PAR表演藝術》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69期 / 2007年01月號

相關文章

歡慶20 兩廳院二十歲了!

他山之石—中國篇 硬體飛速發展 軟體有待跟進 從中國劇場的失速發展 看台灣劇場的優劣勢

他山之石—新加坡篇 服務人性化,票價平民化 新加坡濱海劇院觀察

熱門文章

導演如是說之二 最初對《一一》的劇場想像與設計

導演如是說之一 我眼中的楊德昌導演與《一一》

台北室內合唱團「共感覺・踹kóng啦!」 跳出框架 透過五感探索聲音

開發新語法,擴增現場與現實 蘇威嘉X蔡宏賢X王柏偉

就是要冒險 一路衝衝衝 不務正業 就是「貪食德工作室」的正業

App Store Google Play

隱私權條款 服務條款 聯絡我們 無障礙服務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國家兩廳院 臺中國家歌劇院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國家交響樂團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 2017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00012 台灣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電話:02-33939874傳真:02-33939879

讀者服務信箱:parmag@mail.npac-ntch.org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Top
      • 2021李寶春魔幻新京劇《魔笛》 全新戲曲體驗
      • 唐美雲重現經典《天鵝宴》 再譜一世精采
      • 曉劇場《之間》宮部美幸怪談 後疫情時代怪談中的人心撫慰
      • 《Re/turn》10周年全新卡司 重返心的縫隙
      •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30周年 讓音樂成為一生的好夥伴
      • 兩廳院與廣達電腦攜手打造,OPENTIX售票啟動試營運
      • 曾與雲門舞集多次合作 舞台設計大師李名覺辭世
      • 兩廳院擴大「藝術基地計畫」徵件,廣邀青年擾動劇場!
      • 兩廳院攜手表演團隊 下半年推出多項藝術共融服務
      • 國藝會2020「共融藝術專案」10月1日起受理申請
      • 安銀美舞作《龍》讓亞洲各國舞者「同台」
      • 馬修.伯恩演出新舞作《午夜鐘聲》
      • 紐約愛樂音樂總監梵志登宣布3年後卸任
      • 馬蒂亞斯.皮斯將接任柏林藝術節總監
      • 亞洲最大表演藝術年會正式脫離東京
      • 被科技養成的一代,如何不茫然? 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桑吉加《茫然先生》
      • 創作不停歇 藝術創新上線 「2020香港新視野藝術節—更新視野」預覽
      • 不跳不相識,這些年CCDC所見證的戀人們 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雙雙》
      • 從香港出發的疑問句,交出遍布宇宙的答覆 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形體作品《○》
      • 在跨界融合中 與當代共鳴 2020第四十八屆香港藝術節預覽
      • 2020-2021 疫時風景
      • 劇院裡的社交安全距離,透視國家音樂廳梅花座位圖
      • 線上直播風氣盛行,衍生費用意外驚人
      • Watch from Home,舊作上線開啟「宅看戲」
      • 虛實整合沉浸式演出大幅增加,5G發展銳不可擋
      • 他們眼中的《一一》 有一就有二
      • 他們眼中的楊德昌──千里追風(上)
      • 他們眼中的楊德昌──千里追風(下)
      • 他們眼中的《一一》──從小四到南峻,再到洋洋
      • 疫情如何讓《一一》成為《一個人的一一》
      • 在地策展:關於幾個 思想行動與實踐場景
      • 在都市邊緣與生態文化間,挪動邊界、解放時間,記錄那些瀕臨失去的__
      • 場景1:驛站
      • 成為巫,知識與體感的再製造——策展人林芳宜 X 游崴 X 林怡華
      • 從白盒子策展到表演藝術——談2016台北雙年展裡的王墨林與陳界仁
    • 在舞蹈中學會應對進退的小女孩——藝術行政先行者平珩的年少回憶
      • 此生接觸音樂的意義,我已有答案 ——日本援台疫苗幕後推手 三船文彰的年少回憶
      • 阮只是一個愛挵鼓、彈吉他的戇囡仔——鼓王黃瑞豐的年少回憶
      • 被祖師爺挽留的北方男孩 温宇航的年少回憶
      • 鄭志忠 ╳ 周書毅 認識差異,讓「瘋狂」出現在劇場之外(上)
    • 京劇演員李家德 用堅持「武」上舞台
      • 編劇胡錦筵 讓夢想傍著現實而走
      • 李慈湄 在聲音的世界裡,愈不理所當然,愈令人著迷
      • 許雁婷 聲音 代表著一個個觀點,如同見證歷史存在
      • 劇場工作者與藝術家陳侑汝 快樂與好奇,帶我走得很遠
    • 搭建通道,讓觀眾前往他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郭文泰X蘇匯宇
      • 製作人的那些事 張寶慧X黃雯
      • 威廉.佛塞 ╳ 桑吉加 不要怕打破期待,創造混亂並持續保有好奇
      • 林絲緞X李立劭 從邊緣眺望,看見獨舞者的軀殼與靈魂
      • 魏海敏X許峻郎:看見女性藝術家的覺醒、韌性和為此付出的犧牲
    • 送行——追憶吳忠良
      • 16個和弦、來回A♭ & D 紀念恩師曾興魁
      • 悼念香港資深樂評人 熱情的笑顏——周凡夫
      • 悼念一代舞台宗師——李名覺
      • 我的老師──李名覺
      • 從IG走上舞台的「萬秀洗衣店」 張瑞夫:延續人事物的生命價值,是一件很棒的事
      • 填補江、雲的人生留白 賴聲川再寫生命與時代 表演工作坊《江/雲.之/間》
      • 一份遲交的作業 是出走也是回歸 阿龔譜出生命「第一章」
      • 禪機,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
      • 俄派鋼琴傳人 挑戰一日攻頂 馬祖耶夫演出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全集
      • 網紅雙琴俠 用幽默表現古典音樂的重要
      • 捌號會所三大計畫 虛實相輔搭建國際鏈結
      • 跨年、跨界、跨時空 擊樂劇場《木蘭》再突破
      • 台北室內合唱團「共感覺・踹kóng啦!」 跳出框架 透過五感探索聲音
      • 羅西尼經典台中上場 黑白默片風超喜感 《塞維亞理髮師》陪您歡度聖誕
      • 詩化奇觀災變安魂曲:《被遺忘的》被遺忘的美學與道德學探問
      • 描繪驅力
      • 星空如此美麗,是因為人抬頭看
      • 《十殿》作為一齣常民戲劇
      • 大地勞動嫁接大地震動:《梨花心地》「沒有影子的女人」的舞台顯影
    • -->
      • 本月我想看 《雪人》與《我們要去捉狗熊》動畫音樂會
      • 本月我想看 奇巧劇團《鞍馬天狗》
      • 本月我要看 複象公場《孩子》
      • 本月我要看 陳家聲工作室的《宇宙之聲》
      • 本月我想看 不貳偶劇《道成》
      • 跨越劇場虛實的情緒勒索語錄
      • 聽見國內交響樂團的德奧風格演繹及其脈絡
      • 黑特劇場Hate Theatre所折射出的劇場面貌
      • 人性揭露,與真相選擇
      • 後現代「懸浮」邏輯下,所製造的千年幻象
      • 打破時空至我感同身受 評王世偉《群眾》
      • 成為命運共同體 評王世偉《群眾》
      • 「神」仍舊在這座你我所居的小鎮 評《神不在的小鎮》
      • 美學再現,或是再現剝削? 評河床劇團《被遺忘的》
      • 為慾望服務的分身有術 評里米尼紀錄劇團《恐怖谷》
      • 縱身一躍 才知音樂已給你翅膀 從低音管演奏家簡凱玉獨奏會「Get It!」談起
      • 用系統衝撞系統,而後大爆炸 關於皮歇.克朗淳舞團《No.60》
      • 「第二屆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觀察之一 回到主體的邊陲 回到在地的國際
      • 「第二屆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觀察之二 卡夫卡式行為
      • 跨得過的舞台,跨不過的身體 看《朱文走鬼》直播版
      • 電影、串流平台暗中角力? 音樂劇影像化 大小螢幕各自風騷
      • 國際交流和數位媒介的觀察記錄,寫在疫情之下 《表演藝術年鑑2020》焦點對談
      • 亞洲 且戰且走,滾動中持續發聲
      • 法國 解封後的重生 在音樂之中超越無限
      • 德奧 慢慢起身,省思生命找回光明
      • 從思索定義中,找到「藝術」 「好哲凳」系列講座:什麼是藝術?
      • 人工智能非萬能 找出我們與AI的距離 「好哲凳」系列講座:AI值得我們擔心嗎?
      • 個人、土地、文化 舞台上的超時空對話 「Taiwan Week—藝術家面對面—戲劇篇」線上座談側記
      • 以自己的舞步 面對世界與自我 「Taiwan Week—藝術家面對面—舞蹈篇」線上座談側記
      • 看懂了沒,真的重要嗎? 側記「好哲凳系列講座PART 05:作者到底死了沒有?敘事該如何詮釋,是誰說了算?」
      • 第343期
        2021年12月號

      • 第342期
        2021年11月號

      • 第341期
        2021年09月號

      • 第340期
        2021年07月號

      • 第339期
        2021年05月號

      • 第338期
        2021年03月號

      • 2019年表演藝術年鑑(電子版 免費閱讀)

      • 2018年表演藝術年鑑(電子版 免費閱讀)

      • 大野一雄:魂之糧×練習時的言語

      • 2017年表演藝術年鑑(電子版 免費閱讀)

      • 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酒神的回歸

      • 賈克.樂寇:詩意的身體

      • 樂典12 ─ 潘皇龍、潘世姬

      • 樂典11 ─ 陳樹熙、李志純、曾興魁

      • 馬水龍《霸王虞姬》交響組曲

      • 樂典10 ─ 楊聰賢、洪崇焜、曾毓忠、鍾耀光

      • 樂典09 ─ 王怡雯、李元貞、洪千惠

      • 樂典08 ─ 錢南章

      • 有機體(DVD雙碟片)

      •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DVD雙碟片)

      • 鄭和1433(DVD雙碟片)

      • 觀─中英版(DVD雙碟片)

      • 觀─中法版(DVD雙碟片)

      • 歐蘭朵(DVD雙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