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評論 Review | 戲劇

雙身對照 更見興亡之慨

《亂紅》看似角色紛多,難以梳理,但沒想到因為分量足,表演與舞台得以對話。 (許斌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除了明清更迭,兩位小生楊汗如與李佩穎不斷以各自聲腔表述掙扎與質疑,清亮悠揚的崑曲與渾厚沙啞的歌仔,很輕易會將明朝的侯方域聯想成中國大陸,而清朝的侯方域代表台灣。本來只是不同聲腔的混搭,秦淮煙雨飄進了歌仔戲的挑戰,觀眾甚至忘了還有電子音樂,淡雅有緻的韻律也非常適時地點綴了表演。

二分之一Q劇場《亂紅》

5/25~27  台北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PAR表演藝術》 第235期 / 2012年07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235期 / 2012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