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震盪 | 音樂
遲來的巨浪
華格納的作品即便在歐美也非歌劇院節目單上的常客。由於它極端冗長的長度與困難的演唱技巧,對演出者與聆賞者都是沉重的負擔,單單是能勝任五個小時馬拉松演唱的男女主角就不易得。而指揮,要賦予這厚重的總譜中每一音符應有的意義,更是身負無比的壓力。在歐洲,一百多年前華格納席捲文化圈的衝擊或許已成往事,在我們這裡,第一個巨浪才拍到岸邊。
NSO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
6月28日
台北國家音樂廳
《PAR表演藝術》 第128期 / 2003年08月號
華格納的作品即便在歐美也非歌劇院節目單上的常客。由於它極端冗長的長度與困難的演唱技巧,對演出者與聆賞者都是沉重的負擔,單單是能勝任五個小時馬拉松演唱的男女主角就不易得。而指揮,要賦予這厚重的總譜中每一音符應有的意義,更是身負無比的壓力。在歐洲,一百多年前華格納席捲文化圈的衝擊或許已成往事,在我們這裡,第一個巨浪才拍到岸邊。
NSO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
6月28日
台北國家音樂廳
《PAR表演藝術》 第128期 / 2003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