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藝@書
讓你「聽」得更有趣
在聲音教育匱乏,音樂教育以西方古典音樂為主流的台灣,薛佛的《聽見聲音的地景:100種聆聽與聲音創造的練習》是個極好的開端。透過看似遊戲的練習,誘導出聲音的不同面向,進而又從哲學、文學等社會科學,及城市規劃、公共藝術裝置等設計的角度切入。讀者可從練習對聲音的敏銳度開始,到主動聆聽,乃至主動創造。
《PAR表演藝術》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在聲音教育匱乏,音樂教育以西方古典音樂為主流的台灣,薛佛的《聽見聲音的地景:100種聆聽與聲音創造的練習》是個極好的開端。透過看似遊戲的練習,誘導出聲音的不同面向,進而又從哲學、文學等社會科學,及城市規劃、公共藝術裝置等設計的角度切入。讀者可從練習對聲音的敏銳度開始,到主動聆聽,乃至主動創造。
《PAR表演藝術》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