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 | 演出評論/戲劇

誰的《海鷗》?

也許《海鷗》就是因爲太過「層次分明」,因而失去了原有的「看似平板蕪雜」的自然呢? (許斌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我看了兩晚的演出,對於導演、演員、燈光、佈景、服裝等各方面都很欣賞,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但究竟少了點什麼呢?是否就是契訶夫說的喜劇和鬧劇的因素?是否因爲導演將《海鷗》處理得太過「層次分明」,把整個戲「變成了衆音齊奏的交響曲」和「名家的山水巨幅」了呢?也就是說處理得太過嚴、緊了,因而失去原有的「看似平板蕪雜」的自然呢?

《海鷗》

3月9日─12日

國家戲劇院

《PAR表演藝術》 第19期 / 1994年05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19期 / 1994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