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 | 演出評論/戲劇

語言的混沌與認同的困境 評金枝演社《潦過濁水溪》

《奈過濁水溪》以民俗、祭儀與肢體動作入戲。 (許斌 攝)
AAA
微博 微信 複製網址

《潦過濁水溪》所反映出的語言問題,似乎說明了台灣現代表演藝術過度仰賴演員個人的生活經驗,而較少來自有系統的訓練。

金枝演社《潦過濁水溪》

1月14〜21日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PAR表演藝術》 第41期 / 1996年03月號

《PAR表演藝術》雜誌 ▪ 41期 / 1996年03月號